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53062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健康宣教知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传染病健康宣教一、什么是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是由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流感多在冬季高发;而在南方地区,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夏季和冬季会出现流行高峰。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季节性流感的潜伏期约为13天,急性起病,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流感的主要合并症?细菌性肺炎、耳部感染、窦感染、脱水,同时伴有的慢性基础疾病(如充血性心衰、哮喘或糖尿病等)可恶化。老人、儿童、伴有某些基础疾病、或体质虚弱者感染流感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

2、嗽或打喷嚏传播。也有人因为接触污染了流感病毒的物品(如食具、茶杯或玩具等),然后又接触自己的嘴或鼻子,感染病毒。如何预防流感?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

3、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切断流感传播途径!1)避免密切接触:不要与流感病人有密切的接触;同样,当您生病的时候,也要与其他人保持距离,以保护他人。(2)生病时请待在家中静养:这样可以保护他人免于感染。(3)掩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上臂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扔到废纸篓中,然后用肥皂和温水洗手,或用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洗手。(4)经常洗手:经常洗手可以帮助您远离病原体(5)在进食或接触眼、鼻或口前一定要洗手:如果接触了污染了病毒的物品(如食具、茶杯或玩具等),然后又接

4、触自己的眼、鼻或口,就有可能感染病毒。(6)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锻炼身体,注意调节压力,多喝水,吃有营养的食物。二、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

5、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近来,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发季节?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第一,禽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

6、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禽流感的传播有健康禽与病禽直接接触和健康禽与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禽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

7、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由于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上,野禽(主要为候鸟)带毒情况较为普遍,而且是主要的传染源,加之世界禽产品贸易频繁等因素都会造成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禽流感的防治措施?1严格进行引种检疫,防止禽流感传入。引种时要认真调查当地禽流感发生和防制情况,并对要引种鸡群进行禽流感的血清学检查,引进后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场。 2养鸡场不要饲养其他禽类及野鸟,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禽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3加强卫生消毒措施,减少病毒感染和传播。疑似本病发生时立即隔离、封锁并采集病料送有关化验室进行检查,发现有强毒株感染时立即采取严格处理措施。基本的方针策略是:早期诊断,划分疫区,严格封锁

8、;捕杀感染强毒株的所有禽类;对疫区内可能受到强毒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4由于禽流感亚型众多,变异性强,给该病免疫带来困难。尽管如此,有些国家研制了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并开始试用,如美国在特定区域经政府批准可以用疫苗免疫。疫苗主要是利用毒力强的H5和H7亚型制成灭活疫苗。最近,墨西哥政府也批准采用疫苗进行免疫,收到一定效果,现已研制出针对四种血清亚型的禽流感疫苗。5开展禽流感普查和监测也是防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普查监测,可及时发现禽流感阳性鸡并对其进行监控和捕杀。同时加强鸡舍和环境的消毒,以防止病毒感染的蔓延,特别是防止低毒力毒株在鸡群中反复继代繁殖而发生毒力变强。个人预防禽流

9、感应该注意什么?首先,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禽蛋、禽肉要彻底煮熟,禽蛋表面的粪便应当洗净,加工保存这类食物要生熟分开。 第二,避免接触水禽、候鸟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 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感染普通流感病毒的几率,并减少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整合的机会。此外,养禽场工作人员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戴口罩、穿工作服、戴手套,接触禽类粪便等污染物后要洗手,并保持工作环境中空气流通。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应当戴上口罩,立即到

10、医院就医。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拒绝禽流感 从厨房做起、不吃病死禽类和蛋制品。 、购买已经检疫过的,正规屠宰厂生产的禽类制品。 、将生肉与煮熟或直接入口食物分开以避免污染。不使用同一块案板或同一把刀。 、拿生食物之后,取熟食之前要洗手。 、禁止食用生蛋,食品中也不使用生蛋或水煮嫩蛋。 、洗手并保持手的清洁。在拿冷冻或解冻生禽或蛋之后用肥皂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与生肉接触过的所有器具。 、禽肉蛋类彻底煮熟煮透。确保禽肉在制品中心达到(“滚烫”)或肉的任何部分不能是淡红色的。蛋黄不应是流淌的或液体状的。三、什么是麻疹?麻疹是由麻

11、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个月至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传播途径?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疹前后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什么人容易患麻疹?没有患过麻疹的,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麻疹潜伏

12、期一般在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周。麻疹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的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重点放在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2. 免疫接种:(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由于自动免疫的成功和血液制品性疾病的传播,被动免疫应用已大为减少。(2)自动免疫:疫苗选用长春47或沪191减毒活疫苗,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种,7岁复种。但各省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和发病情况致定了不同的复种年

13、龄标准。疫苗免疫的效果从强度与持久性都不如自然感染,一部分可以转阴而患麻疹,而不少人在人工免疫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再接触野毒株获得隐性感染使免疫得到加强。疫苗有一定付反应,但过度减毒的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控制麻疹流行?(1)严格管理病人及接触者: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隔离至诊后5天。对接触者接种麻疹活疫苗或丙球,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天。(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者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四、什么是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

14、性病毒性传染病。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风疹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 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感染。 育龄前妇女查IgG抗体,阴性者给予风疹疫苗预防接种,接种3个月(或半年)后IgG抗体阳转者再怀孕。无疫苗接种史的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如发现孕妇接触风疹应尽快检查IgG抗体确定是否易感,如未出疹,4周后复查IgG是否阳转

15、,如IgG阴性则在潜伏期后查IgM抗体,以明确诊断。2免疫接种 选用减毒风疹活疫苗,疫苗免疫的效果从强度与持久性都不如自然感染,有效免疫持续时间5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风疹传播途径? 风疹通过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排出病毒,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病人隔离至诊后14天,CRS排毒1年左右,应隔离1年。对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天。控制风疹流行?(1)严格管理病人、接触者:对风疹患者和CRS,尤以后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鉴于相当多的成人风疹感染为亚临床型,并且作为感染特征的IgM抗体仅存在一个月左右,故一次性IgM抗体的检测阴性并不能证明整个早孕期未受到感染。理想的方法应开展婚前和/或孕前风疹IgG抗体的检测,然后对少数抗体阴性或低滴度者,做定期复查,确定早孕期是否有风疹病毒的侵袭。(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于流行期进行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五、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本病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