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53018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安全活动不和陌生人走教案范文3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活动目标: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请二个幼儿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2、玩具手机一个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教师在室外幼儿看不见处观察,陌生人走进教室,小朋友,你们老师在吗?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当陌生人准备带幼儿走时,走进教室。)教师:,你认识这个阿姨吗?(陌生人见教师来了,想逃)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吧?请问你是谁?陌生人:我.我.

2、教师用手机拨打110:警察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个陌生人,要带走孩子,请你们赶快来。警察出现,带走了陌生人,请你到警察局走一趟。2、教师问: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3、警察来了,小朋友,刚才那个陌生人是专门拐卖孩子的坏蛋,你们可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4、教师小结:,刚才太危险了,差点儿就让陌生人给带走了,来,我们一起谢谢警察叔叔,记住,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活动延伸: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日常教育活动渗透:可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

3、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家园同步: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创新教育方法与策略:本篇采用带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动,让幼儿作为情境活动的主体,来积极体验,进行认知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主动性。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活动准备: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活动过程:1、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陌生人:我接毛毛和东东。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

4、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这时。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幼儿摇摇头。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陌生人:不知道。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陌生人:不知道。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2、提问引导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幼儿:不走。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教师: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幼儿:不去。3、小结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

6、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等教师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附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幼儿园,门儿开、爸爸妈妈都接来。毛毛妈妈没有来、急得毛毛哭起来。陌生人,走过来、干万不要去理睬。别乱跑,慢等待、爸爸妈妈一定来。篇三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活动准备: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活动过程

7、: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情景一 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情景二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1、明明遇到谁了?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1、你认不认识她?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