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52860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虹吸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DOC 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概况工程12 施工部署13 施工导流13.1 导流标准13.2 导流程序13.3 导流建筑物设计23.4 导流明渠开挖23.5 导流建筑物施工23.6 排水降水措施24 土开挖工程34.1工作围及容34.2土开挖施工法34.3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45 土填筑工程55.1工作容55.2回填主要施工特点65.3回填前的准备65.4各种回填料的技术及质量要求75.5土回填施工法75.6回填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86 砼工程106.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106.2混凝土材料选购及检验116.3混凝土拌和126.4混凝土运输136.5模板工程136.6钢筋工程146.7混凝土浇筑166.8混凝土养护17

2、6.9质量控制176.10混凝土温控措施187 倒虹吸施工工艺198 资源配置计划208.1人力资源配置208.2主要施工设备机械设备配备208.3主要仪器设备表229 主要分项工程数量229.1倒虹吸土开挖及土回填工程数量表2310 环境保护23倒虹吸工程施工案1 工程概况本标段为省南水北调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17号口门供水线路工程第二标段施工(合同编号:XCJ-2011/17K/SG-02),位于县境,自县西庄南禹州市与县分界处至县寨村广铁路西,输水管线桩号8+49025+400,全长为16.91km,管材为PCCP管,管径2.4m的管线长15.86km;管径2.0m的管线长1.05km。共

3、有各类主要建筑物6座,其中穿河倒虹吸4座,分别为小河沟、梁河支、颖汝总干渠、清泥河等4座;管理房1座;控制阀室1座。主要包括以下容:PCCP管道(含土开挖、回填, 管道安装等)、金属结构设备、电气设备和阀井及附属设备安装和调试、临时工程、施工期水保环保等全部建安工程。2 施工部署1) 前期准备:a 修通便道,以利于原材料、管节、机械设备运至施工现场。b 做好原材料(水泥、河砂、片、砾)等原材料的试验及砼配合比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 计划安排:本项目计划2012年7月1日开工,2013年3月20日完工,在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3 施工导流根据地形地

4、貌、水文气象资料及实地测量计算,拟考虑在梁河、清泥河、颍汝总干渠及排洪沟非汛期施工,采用填筑临时施工围堰与开挖导流明渠相结合的式进行导流。3.1导流标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SL303-2004)的规定,导流建筑物按IV级建筑物标准设计,结合本工程各交叉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非汛期105年一遇。3.2导流程序拟考虑在河道全断面填筑上、下游临时施工围堰进行截流,在河道一侧开挖导流明渠引排河流至下游,在一个非汛期汛期来临前完成穿河主体工程施工。3.3导流建筑物设计围堰及导流明渠平面和断面示意图见附图(共1页)施工围堰采用梯形断面,堰顶宽度依据交通和施工要求确定,上游

5、堰顶宽度为5m,迎水面坡比1:2,背水面坡比1:1;下游堰顶宽度为16m(因考虑100-130T履带吊行走和吊装管道施工),迎,被水坡度同上游。堰顶高程不低于设计洪水位的静水位加波浪高度,安全超高大于1m,由于围堰全都是非汛期围堰,高度及规模都不大。围堰主体为粘土,由导流明渠、管线开挖土料填筑而成的均质围堰。3.4导流明渠开挖导流明渠根据原河道导流流量标准要求,采用梯形沟槽断面,边坡1:2,明渠底宽3m,渠深3m。导流渠首距渠尾总长约96m,渠底为5的纵坡。3.5导流建筑物施工施工围堰采用导流明渠开挖土料和管线开挖粘土填筑,机械采用1m3的反铲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输,用74kw推土机进占

6、法推料填筑压实。为了不影响汛期河道过流,需在穿河工程完成后,将围堰拆除。围堰的拆除采用1m3反铲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输,退占法拆除临时围堰,拆除土料用于填筑导流明渠,多余弃料运至指定弃土区。导流明渠采用1m3的反铲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输,开挖料用于填筑临时围堰,拆除围堰用于填筑导流明渠。3.6排水降水措施倒虹吸开挖过程中要进行施工降排水,排除雨水等明水时,可在永久边坡的坡脚以及施工场地边和道路的坡脚,均先开挖好排水沟槽和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脚的稳定。排除基坑渗漏水等地下水时,排水措施可根据开挖后的渗水量来确定,初步估计地下水位将高出开挖的最低建基面5

7、米左右,所以施工期间基坑渗水量较大。计划利用集水坑明排和深井降水结合,具体措施如下:设置集水坑(槽)排水:沿管身段基坑外侧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前期在基坑开挖时随开挖面而下降,后期施工时排水沟始终保持低于建基面1米。在靠近河流过水断面的地设置多处集水深坑,在每个集水坑设置两台4寸潜水泵将基坑的渗水排出基坑外河道中,并在集水坑各备用1台柴油离心泵,以避免停电造成基坑积水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因建筑物地基地下水丰富,拟采用深井降水井50cm每10m间距封闭式排水,井深暂定为30m。4 土开挖工程4.1工作围及容本工程土开挖的工作容包括: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基础开挖的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完工

8、验收前的维护。4.2土开挖施工法土开挖施工结合施工导流,在河道左岸开挖导流沟并填筑上下游挡水围堰,导流形成后开挖倒虹吸土。土开挖采用条带法分区、分片清理,清理完一段开挖一段。开挖采用1m3液压反铲挖土机挖装 12t自卸汽车运输。软岩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弃料运至弃渣场。(1)场地清理场地清理主要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1)植被清理植被清理采用1m3液压反铲挖土机为主,局部地段以人工清理辅助。植被清理包括工程开挖区域的全部树木、树根、杂草、垃圾、废土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主体工程的施工场地清理,延伸至施工图所示的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界或建筑基础外侧至少5m的距离。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

9、挖除树根的围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开挖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对于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进行保护,对于清理获得的有价值材料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对无价值可燃物进行焚毁,并采取防火措施。对无法燃烧尽或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进行掩埋,且不妨碍天然排水或污染天然河川。2)表土清挖对于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弃上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堆存的有机土壤可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土壤保护。3) 淤泥清挖 对于倒虹吸基础有淤泥的情况,采用两台挖掘机倒运的办法进行开挖,一台挖掘机在基础面下垫钢板,防止下沉,进行开挖,一台挖掘机在上平台进行转运,防止挖出的淤泥下滑至工作面,避免无效劳动。(2)施工

10、排水1)施工临时排水在边坡开挖时,为保护开挖边坡免受雨水冲刷,在边坡开挖前,按要求开挖并完成上部截水沟的施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在边坡开挖前予以实施。2)地面积水的排除在场地开挖过程中,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将开挖地面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并设置临时排水坑槽,排除地面的积水,保证土开挖在旱地施工。(3)边坡修整边坡采用1m3反铲按设计坡度进行削坡。(4)边坡监测在边坡开挖时,为保护开挖边坡的稳定,采用裂缝观测、变形观测等监测手段,如有异常,加密观测,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积极有效的法进行处理。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开挖。4.3冬

11、季和雨季施工措施(1)冬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时气温较低,运输对土开挖施工进度影响较大。过低的温度将影响车辆、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以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进行。施工道路也是影响运输的主要因素,冬季施工必须对施工道路加强维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道路的通畅。具体措施如下:1)机械设备的防寒保暖工作:加强质量控制,编制详细施工计划,做好保温、防冻措施以及机械设备、材料、燃料供应等准备工作。根据情况使用防冻液、低标号油料。在装运中,及时清理车厢冻土。搭设保温棚对自卸汽车、铲运车、反铲等施工机械进行保温。2)施工道路防冻防滑措施:所有施工道路坡度不超过10,道路侧设置具

12、有一定深度、顺畅的排水沟,有效排除路面面层中的含水量,减少冻结程度。路面结冰、积雪时,用推土机清理道路或在路面铺垫煤渣防滑。(2)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前,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必要时增设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在施工场地围结合永久结构物加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场。2)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增设专职值班人员,随时掌握围水情和汛情,并配备必要的防洪抢险的物资及抽、排水设备等。3)及时了解天气预报,观察天气变化情况,合理规划作业区间及机动工程。4)雨季施工时,特别是雷雨天气,加强对供、配电设施及用电器材等的维护管理,防止因雷击、漏电等发生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事故。5)雨期开挖注意边坡稳定,加强对边坡的监测。6)基坑开挖施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