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52760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纠正策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关爱和保护就读于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成了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然而,随着农村生源减少,小学撤并成潮,相当一批外出务工人员无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却又希望孩子能在城镇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不少城镇小学也就诞生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或租或寄住在城镇,和城镇的孩子一起上学,父母亲却不在身边交由别人留守。这类学生较之其他学生,明显表现出异常的心理和不良的行为:诚信缺失、胆怯任性、孤僻不合群,他们的撒谎、打架、逃学现象明显多于普通儿童,他们经不起挫折、意志薄弱、大多成绩不佳。在本文,将

2、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表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深入研究纠正策略,以期寻找一种普遍应用性的教育方法。从而转变这类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正确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发展。一、留守儿童的主要不良表现(一)诚信缺失小学生涉世未深,原本有如白纸无瑕。但是,一些孩子的不良表现,不能不令人堪忧。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涉也未必是大错大恶,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经常性编造、捏造事实,并逐渐养成爱说谎话的习惯通过归纳,大概课以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随意瞎说、胡说,为了好玩。未必带有直接动机,通过瞎说胡说试探真实情况或了解别人的意图。(2)为了掩盖自己

3、的错误或逃避责任而说谎。有一种情形,学生因为做错了事情,怕被责备或惩罚,出于保护自己而编造谎言。比如,有一个学生逃学上网吧,老师问起,欺骗老师说父母亲专门来看望他,带他去商场买衣服了。还有一种情形是为了逃避自己不愿做的事而撒谎。比如,有一个学生,轮到他值日打扫卫生就身体“不舒服”等等。(3)为了获得某种好处而说谎。小学生通常希望自己能获得老师的疼爱赞赏,得到人高马大同学的保护。由此,有些人就产生了捏造事实以期求得老师的表扬,编造谎言讨好强势的同学等等现象。2、学习中的不诚信一类是体现在学习过程,如,做作业时抄袭同学的、检查时采用虚假手段应付的。一类是体现在为了学习成果,如考试作弊。小学生考试作

4、弊的动机与养成,大抵经历以下历程:一、初期作弊。一般出现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怕家长过问受责罚,或是怕班级排名次被别人看不起,从而萌发作弊动机。二、养成习惯性作弊。当作弊屡次得手以后,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也有些同学,看到班级里里面很多人作弊时,心理产生不平衡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也跟着作弊。3、小拿小摸的行为有些学生在碰到或看到自己特别心动的东西时,经受不起诱惑而临时起意,顺手牵羊,这一类学生属于自控能力较差,意志品德不够好的类型。多数还是有心向好,根本不坏。还有一种儿童偷窃方式,事先因为迷恋网吧、迷恋玩具、或者有不良花钱习惯,由于钱不够花二采取有计划、主动地寻求行窃的对象和场合。相比之下,

5、这类儿童受毒更深,更为恶劣,品行已经严重受损。(二)胆怯任性-胆怯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而任性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制力的个性缺陷。在我国计划生育长时间推行以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独生子女与日俱增,娇惯溺爱是部分城乡的。独生子女所表现的通病如事事自我为中心,不分场合任性、固执,爱攀比爱虚荣,性格暴躁等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普遍存在,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惑。而托养儿童在陌生环境中,出于对环境生疏的恐惧,有着寄人篱下的感觉,得不到充分的安全感,伴随而来的胆怯自卑心理混杂其中。这样造成一些孩子在班级和同学因发生一点小矛盾而要么不敢据理力争,委曲求全,要么耍混动粗,不分场合为所欲为,造成

6、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违纪现象。如果他们的不良心理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会妨碍他们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走向两个极端。(三)孤僻不合群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使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无所依靠,异于别人,逐渐养成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独来独往的习惯,同时,却怨恨别人,认为是别人不接纳自己,渐渐产生抵触心理,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融入,导致学习活动受阻,行为习惯孤僻,与人关系较差,喜怒不言于色,心灵锁闭。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从不发言,就是被教师叫起来也一声不吭。有些被同学欺负过的学生则可能从此养成事事戒备,人人防范的过渡心理。这种心理阻断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妨碍其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有甚者,还可能发

7、展成异常人格。 (四)厌学逃学,自制力差经过作比较,留守儿童的课堂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涉及面以及独立完成课外作业的积极性等方面均劣于正常儿童。他们当中部分人对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学习内容有畏难情绪,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较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自尊心较强的,会觉得惭愧、内疚,对不起家长和老师。自尊心较差的,表现为不在乎、无所谓。与此同时,他们会积极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比如,不守纪律,出风头,甚至老师对着干,直至逃学。学校老师苦口婆心,家长或者监护人知道了,也进行开导教育。教育过后,他们也想上进,想要好好学习,可是由于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收效甚微。二、分

8、析留守儿童不良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一)来自环境的因素留守儿童大多因父母外出打工以求得生存,而他们与子女聚少离多,自觉愧对子女,由此,对子女的爱变相的表现在物质方面,缺少耐心细致的关怀与体贴。他们对孩子提出的一些过分要求,因为存在愧对心理而违心地给予满足。有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超出同龄人数倍的零花钱。孩子的生活条件好了,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心思多花在如何寻找快乐上面。他们不缺金钱,但是缺少亲情关爱,加上纵容,逐渐形成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他们远离亲人,缺乏安全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二)来自学习上的压力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真正改变成绩唯上的现状,多地多数素质教育

9、只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粉饰。而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可能被同学歧视,被老师责罚,被家人训斥,他们的困难很难得到理解与尊重,心灵被过早地抹上一层阴影。进而,他们自卑、害怕挫折、经不起挫折、缺少毅力和恒心,再而,表现出冷漠、孤僻、缺乏自信心。对于这类现象,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疏导及时,是完全可以避免往更坏方向发展,是可以发挥其发展潜能的。(三)来自家庭结构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与留守儿童相似,以缺乏劳力的老人为主,有一部分留有孩子的母亲照顾。跟留守儿童不同的是,他们由于学校撤并或者追求更好的学习条件而背井离乡来到城镇。监护人结构不合理,隔代教养,使

10、得家庭教育缺失,给他们身心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是交了钱的,所有的教育都过分依赖学校,干脆失管;更有部分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不了解,方式方法粗暴。这些都严重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三、纠正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基本策略(一)重塑诚信品质,去除不良习惯。首先要细致分析儿童说谎的动机,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一些有了坏习惯的学生,在改正错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更要注意的是,在老师没有找到学生说谎的事实根据时,就乱批一气,只要有一次冤枉了学生,就会使前面的许多努力前功尽弃。我们要坚持法官“疑罪从无”的原则,尽量去相信学生。然后通过细

11、致的工作找到确凿的证据,适时加以教育。比如:学生说,没完成作业是因为帮助家长做事耽误了,老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或者直接上门家访,这样既能及时辨明真伪,消除学生找借口的依据,也能及时反馈到学生家长那里,共同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二)矫正胆怯任性的心理及行为首先,学校与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经常性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团队内的合作、交流,以及团队的荣誉、取得成功时的荣誉感,唤醒学生的自信。通过学习团队活动规则和团体意识,促使学生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以任意组合为单位的游戏、活动、劳动、手工、竞赛等,让任性的学生感受

12、到团队成员只有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胜利,从而摆脱任性学生过分自我的不良思想。当孩子有表现出任性情形时,应该认真分析原因,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绝不可死板教条,采取千篇一律的措施。(三)消除孤僻不合群的行为有过错行为的留守儿童常常由于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显得心虚、敏感,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慢慢存有戒心。害怕再次被批评和歧视的恐惧心理渐渐演变成敌对情绪,孤僻和对抗就形成了。教育这样的学生,首先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其他同学和他们的关系。使他们重新信任老师,信任同学的方法有:首先,老师要给学生以真爱,老师是学生除父母之

13、外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亲切,安全,从而放松戒备心理。课余和他一起活动,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其次要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医治创伤的优良场所。(四)培养对学习活动的热爱和对学校的感情,锤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当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逃避学习活动时,厌学、逃学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至此,我们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今后立足社会,建设家园联系起来,尽量从近景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逐渐形成长远的间接性动机,最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讲课艺术,采取鲜活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爱护并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另外,班级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本领,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