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52747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98.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建筑电气专业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 文中阐述了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设计依据,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如能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消防工程总投资,这在经济上有实际意义;二是有些场所按规定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火灾后只能报警,不能及时自动灭火。等消防来到后,已经形成较大的火势,

2、给后续灭火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并且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具有报警功能,所以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可行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误报,因为误报就有可能造成误喷,产生不必要的水渍损失;二是报警时间要短,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的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是要适应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二是充分发挥其灭火、控火作用,同时可相应开发其它消防功能,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辅助进行防排烟,配合现有的防排烟系统工作,可取得更好的防排烟效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除烟效果(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如

3、何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值得研究。因为发烟点往往就是着火点,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喷水的目标,用其进行防排烟应该说是可行的。美国消防协会近期已开始了水喷淋与通风排烟相互影响的研究课题。使其在防护建筑安全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火灾危险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做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设置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动控制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等方面对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分别进行阐述,并对标准与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提出粗浅见解。关键词:建筑消防标准,消防系统设计方法与规范,报警系统 目 录摘 要第1章 绪 论1.1 概述1第2

4、章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及规范2.1 设计依据22.2 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22.3 消防设备布置2 2.3.1 火灾探测器的置 2 2.3.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3 2.3.3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3 2.3.4 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 3 2.3.5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3第3章灾火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联动控制 3.1 联动控制设备53.2 消防设备控制权53.3 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及返回信号6第4章喷头布置4.1 喷头布置7 4.1.1 喷头布置原则与要求 7 4.1.2 喷水半径与喷头布置 7 4.1.3 不宜演绎集热板 74.2 水力计算84.3 消防水箱与水泵接合器10

5、4.3.1 消防水箱 10 4.3.2 水泵接合器 12第5章 线路的敷设13第6章 全文总结14参考文献17后 记21- 17 -第一章 绪 论概 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建筑消防设计是一项与现行消防法规联系紧密、政策性很强,技术性较复杂的电气设计工作。在建筑物

6、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在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功能及国内外消防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动向,进一步的完善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欠明确或不完全相同的细节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日趋复杂,不仅对建筑本身的造型、功能布置、结构坚固、抗震等要求日趋提高,而且对消防设计的要求也愈加严格。自从自动灭火系统应用以来,无论是气体消防还是水消防对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近几年来,住宅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产品,住宅小区的规模也由最初的几万平方米发展为现在的几十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已不是单一的多层建筑而是由若干多层和高层建筑组合而成,同时还建有集

7、中或相对集中的汽车库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住宅小区规划趋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层次住宅组合,不再仅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观和合理,而是追求空间上布局的流畅和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原来的建筑单体设计上增加了小区的整体设计概念。如何使单体与整体更好地相结合,充分体现整个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经济性,是设计者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以下就住宅小区消防系统设计提出一些思路和问题报警阀集中还是分散设置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空间环境和系统来设置。如果空间高度充裕,可集中设置,若空间高度不充裕宜分散设置。湿式系统可分散或集中设置,其它干式、预作用、雨淋、水喷雾、细水雾等系统有体积要求和响应时间要求的,应分散布置。对湿式

8、系统,报警阀的集中或分散布置,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管道汇总和工程投资而确定。对于干式、预作用、雨淋阀组宜分散设置,以便减少报警阀后的容积。为此在设计中,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分散或两组并联布置等方式,以简化给水管网,节省投资,便于管理,并确保系统供水的安全可靠。第2章 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及规范目前我国与建筑电气消防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以下简称报警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民规)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三部规范对建

9、筑中一、二类建筑的划分以及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从各自不同角度三部规范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国标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2.1设计依据建筑物消防设计的依据是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消防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2.2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火灾报

10、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应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如表一所示,“报警规范”将火灾报警系统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而“民规”把报警系统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区域系统、集中系统、区域集中系统、控制中心系统。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火灾报警设备和元件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的主导思想是:报警系统设备的设置不宜复杂过多,过多会造成投资增大,可靠性降低,也不宜过于简单而达不到报警联动要求。应该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强调注意系统的可靠性和经

11、济性,还应注意不要单纯追求消防技术的先进性,而应结合国情充分考虑维护方便和维护水平。2.3消防设备布置2.3.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通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通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

12、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分别在建筑上和在电线或电缆的选型上提出详细的具体规定,但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及现状,对电缆竖井装设火灾探测器是十分必要,并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层或每层安装一个。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其一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其三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如层门开孔、通风孔、与电梯机房或滑轮间之间的永久性开孔等;其四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

13、的设施。为此,对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并对电梯竖井之顶部宜设置火灾探测器。2.3.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针对各楼层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次在主要通道内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2.3.3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场所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米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