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52687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导论第一章 信用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第二章 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第三章 征信技术信用的定义广义的信用:指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它是从道德范畴、伦理学方面理解信用的。狭义的信用: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的内涵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借贷授信者受信者价值让渡价值实现现代经济学信用的定义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信用是一个经济学词汇,用于描述市场交易中的借贷关系,从属于商品和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 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信用是一种建

2、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就是不用立即付款便可以获得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信用与货币信用体现了交易的债权债务关系,具备货币的一些性质,因此多数信用工具被称为信用货币。但是信用不同于货币,信用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而货币是法定的支付工具,是无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信用与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信用只是受信人对未来付款的一种承诺。但是承诺是否能够兑现?或者能否完全兑现,取决于授信机构或赊销的卖方的自行判断,所以采用信用交易形式比现金交易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和成本都会增加很多。信用与诚信的关系多数辞典中对信用的解释:有契约经济和道德伦理两方面的词义的解释。站在信用经济学和信用管理的角度,对信用的的解释完全

3、落在契约经济的意义上。中文词典中对“诚信”的解释更加贴切的同时描述了信用在契约经济和伦理道德两方面的意义。信用的种类信用交易包括: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商业信用的特点:1、概念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相互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赊销。2、商业信用的特点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生产经营者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行为结合在一起商业信用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之间由于信用关系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商业票据的期限不超过一年。商业票据有抽象性、不可争辩性、签发时无须任何担保的特点。(2)商业票据可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支付承诺书汇票:支付命

4、令书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信用指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所进行的货币借贷。与商业信用相比其特点是:银行信用的发生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银行信用的客体是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的货币资金总结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和联系(三)国家信用1、概念:国家信用是国家为当事人一方的借贷行为,国家通常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2、国家信用的工具国债国债有国库券和公债的区别国库券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通常用于解决财政年度内先支后收的暂时困难的一种信用工具。公债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信用工具。国库券与公债的区别(四)消费信用1概念: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多

5、种多样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的提供者对消费者个人会有一定的要求。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并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消费信用过度膨胀也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五)民间信用信用工具信用交易经常以信用工具为支付手段达成,所以信用工具在信用交易中起到了交易媒介作用。信用工具就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凭证。是以书面的的形式发行和流通,明确表述授信机构和使用者的权益关系。信用工具的特征信用工具的外在特征包括:表现授信额度的面值、信用的期限、偿还方式、有无利息、利息支付方式、有无发票票面折扣。在市场上,信用工具的特征主要有:货币性和流动

6、性、偿还期、风险性和收益性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信用交易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对于授信方来说,信用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大等的不确定性。在信用风险表现形式上,常见的商业性质的信用风险包括:客户拒绝付款、拖欠货款、无力偿还、不能足额偿付货款等,给赊销的授信机构带来的潜在损失。信用风险是一种双向的风险,最终会影响到信用交易的双方因授信人的性质不同,常见的信用风险有两种,即商业性质的信用风险和金融性质的信用风险。商业性质的信用风险:指企业以信用方式销售,存在客户违约不能支付货款或者拖欠的风险。金融性质的信

7、用风险:指使用银行信贷的客户违约,不偿贷或者不按期偿贷的风险。按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信用风险可以分为道德性风险和非道德性风险。道德性风险:信用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受信方从一开始就打算违约的风险。非道德性风险:指受信人不是出于主观愿望而恶意违约,而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到期履行合约而给授信人造成损失的风险。如行业风险、政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信用方法对企业的贡献通过建立对外的信誉和提高资信等级,企业可以提高自身对生产资料的赊购能力,增强企业的国内外融资和招商能力,甚至增加发债和上市的可能性。信用销售克服了买卖双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企业可以捕捉商机,及时的将商品卖出去。有助于改

8、善企业现金流量,改善企业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取得短期融资,缓解企业的临时资金压力;全面提升企业的对外信用形象,增强企业的国内外融资和招商能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信用方法对消费者的贡献信用方法能够为个人创业提供机会;使消费者提前享受物质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的能力;是家庭理财的一种方式,发挥其投资杠杆作用;信用方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上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第四章信用经济学说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提高市场上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信用经济学范畴信用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局部或者全球信用经济增长规律的科学,所研究的典型问题包括:向市场投放多少信用、信用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信用投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信用投放安全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信用风险控制或转移手段对信用工具投放的影响、扩大信用交易规模的方法、调控信用投放的方法、不同种类信用投放的市场效果,等等。信用经济学可以分为宏观信用经济学和微观信用经济学两个部分。宏观信用经济学从研究信用的市场投放切入,研究信用交易发展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或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微观信用经济学从研究单笔信用交易入手,发现信用交易

10、的规律,从而找出提高信用交易成功率的方法。第二章 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第一节 买方市场我国市场态势的转变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我国的市场在1996年发生了质的变化,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形成买方市场。我国的经济结构基本脱离了生产主导型,立足于增加有效供给的集约型、消费主导型和流通主导型的框架之上。买方市场的特征1.市场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特征2.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3.生产企业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4.作为买方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5.产品销售在低利率水平6.卖方打价格战、拼售后服务和质量7.改进付款方式采用信用销售8.经济结构是增加有效供给,消费主导型和流通主导型9.健康的买方市场出现在经济增长

11、和成熟时期信用交易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几年,虽然我国的消费信用总体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其经济规模相比,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信用规模仍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信用交易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几年,虽然我国的消费信用总体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其经济规模相比,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信用规模仍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第二节 市场软环境市场的经济秩序市场软环境是指与市场活动配套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和市场秩序。为了扩大我国经济中的信用经济成分,必须在市场上建立一套新的市场机制,它能够保证各类授信机构大规模开发和在市场上投放信用工具,并保证市场上的信用交易有足够高的成功率。我国市场存在严重的经济

12、秩序问题,问题的背后无不和信用缺失密切相关。失信对市场的破坏作用失信严重阻碍了信用交易规模扩大的速度,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运行质量,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严重影响了企业之间的交易速度、交易效率、交易规模、交易质量,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用消费,使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制约了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严重的是毒化了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动摇了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对失信行为惩戒的原则失信惩戒机制不是一种对失信企业和消费者个人进行类似刑事处

13、罚的国家机器,但也不是轻描淡写的道德谴责。它对失信者依法实施经济性质的处罚,将有失信行为的人和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披露给其所有的交易对方或与失信者有利益关系者充分了解它的不良记录,达到使有失信行为的企业难以在市场立足的目的,也让失信行为的消费者个人生活不便。对失信行为惩戒的方法失信惩戒机制在实施方法和效果上,具有以下六种特征:主动打击失信行为、在社会上全面渗透、在文化上潜移默化的改变、对守信者进行奖励的政策性倾斜、民间操作执法和非司法处罚式的强制性。社会信用体系及其作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它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以信用制度为核心,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揭露、传播、预警等功能,解决经济

14、和社会中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加大失信成本,惩戒失信行为,褒扬诚实守信,扩大市场的信用交易规模,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还具备社会学方面的意义。诚信文化和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制度这个天平的两端第三章 征信技术第一节 征信服务的基本内容一、征信的概念征信是对企业资信调查和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的俗称。特指以了解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为目的的调查。在操作上,征信包括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核实、处理、合法传播的全过程征信的概念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征信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企业征信是企业资信调查的俗称,被调查对象是企事业法人单位;个人征信是

15、消费者信用调查的俗称,被调查对象是自然人。对授信金融机构接受个人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的国家和地区,又存在专门针对受信人或保证人名下的财产进行的资产调查服务,这种调查俗称财产征信。财产征信又分为个人财产征信、法人财产征信和个体工商户财产征信,但财产征信的主要目标是个人财产。征信分为主动征信和被动征信。主动征信是征信机构主动进行的信用调查,在不存在委托人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被动征信是在受到委托之后,根据委托人的具体要求展开的信用调查。企业征信活动是在被调查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被调查人处于无知和被动状态,征信服务提供者要为被调查人保密。个人征信也是在被调查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但是被调查的自然人可以估计到谁会有兴趣且有权调查他,也可通过订购征信局的“当事人信用调查报告”来了解哪些机构曾经调查过他。征信机构能否在一国开展征信业务活动,取决于该国的征信数据环境,即存在合法且商业化的数据供应,政府还要以法律法规形式保证征信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