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52679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复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防治以及养生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人体的藏象学说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引,以整体观念为特点,以辨证论治为诊治原则的理论体系。2、阴阳:它是对自然界互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概括。3、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体现于外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4、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功能似藏,形态似腑,是似腑非腑,似脏非脏。5、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等方面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6、辨证: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度析、综合,(2分)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

2、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7、疠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致病因素。又称温疫、疫疠。8、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营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疠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9、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10、反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措施,又称为从治。11、华盖:是指肺脏,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1、相克: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克制和克制的作用。五行的相克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3、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2分)而治的一种治疗措施,又称反治。(2分)

3、14、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塞因塞用:是指以补益的药物治疗虚症而闭塞不通的病证,合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病证。16、痰饮:是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痰饮泛指一切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涉及痰和饮两大类。狭义的痰饮属于饮证中的一种,即与悬饮、支饮、溢饮并列为“四饮”的痰饮。7、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治法和方药等的治疗原则。18、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互相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19、津液: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4、物质之一,涉及津和液两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营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构造的重要构成部分。21神:在人体,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情志活动及性格倾向等。22、通因通用:指用品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又简称为以通治通。23祛邪: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克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映。24.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有推动血行和增进呼吸等作用。25、疫疠: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又称疫疠、疫气、疫毒、戾气、异气、乖戾之气等

5、。二、填空:、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涉及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 和阴阳互相转化。2、人动则血运于 诸经; ,人卧则血归于 肝脏 。3、五脏的生理特点是 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 ,六腑的生理特点是 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 。4、中医学是觉得 藏象学说; 核心,以 阴阳五行学说 为指引,以辨证论治为诊治原则的理论体系。5、三焦的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 ,一是 总司人体的气化 。6、饮食失宜涉及,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宗气的重要功能是 推动肺的呼吸; 和 贯注心脉以助心行血8、中国人正常面色为 红黄隐隐; 和 明润含蓄 。9、燥邪具有 燥性干涩易伤阳气 和 燥易伤

6、肺 的致病特点。10、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 虚证而闭塞不通 的病证,合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寒假实证。(2)1、国内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黄帝内经 。、根据相克规律拟定的治则是 抑强 和 扶弱 。、肝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 肝肾同源 的密切关系。4、阳脉之海是 督脉 脉,十二经脉之海是 任脉 脉。5、风邪的性质和特点有风性积极风为百病之长; ,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 , 和 风性善行数变; 。6、阴阳失调的重要体既有阴阳偏衰, 阴阳偏盛; ,阴阳互损; ,阴阳亡失,阴阳格拒 五个方面。7、治未病涉及未病先防; 和既病防变 两方面。8、相生关系的传变,涉及 母病及子 和 病及子 两个方

7、面。9、正气是 人体的机能活动 和 抗病康复能力 ,涉及了阴精和阳气。1、通因通用是指用 通利作用; 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泻 症状的病证。1、药物的“四气”、“五味”初次见于 神农本草经 。2、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人们是 叶天士 。3、脾具有 运化;统血;升清 、 、 的生理功能。4、八纲中用虚实来阐明疾病的邪正盛衰 。5、腧穴可以分为 经穴;奇穴 , ,阿是穴三种。6、中医常用的辨证措施有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7、寒热真假涉及 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和 两方面。、病因涉及六淫、 七情;饮食与劳逸 、 、瘀血与痰饮等四个方面。9、暑邪具有暑为阳邪

8、、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 、 、 致病特点。0、七情致病的特点,影响病情变化、 直接伤及内脏 和 影响脏腑气机 三个方面。1.肝其华在( 爪、 ),其充在( 筋 )。.阳脉之海是( 督、 )脉,阴脉之海是( 任)脉。3.惊则气(乱 ),伤( 肾 )脏。4.暑邪纯属( 外、 )邪,无( 内 )暑之说。5.女子胞又称( 胞宫、 ),即是( 子宫 )。1、急则治其_标、_,缓则治其本_。2、小肠的重要生理功能是_主受盛和化物、_和_泌别清浊_。、六淫中,_暑邪、_每多挟湿,火(热)邪_易生风动血。4、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体现为刺痛,痛处_、固定不移_,拒按,多夜间痛甚。5、三焦

9、的功能是_通行元气 、津液通道、决渎行水_、三、判断:、属于木的有:冬、风、生、青、酸、肝、胆、悲、汗、哭。( 错 )、一脏一腑相表里的重要根据是解剖位置临近。( 错 ) 、六气即是六淫。( 错)4、小肠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对 ) 、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 对 ) 6、气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 错 ) 7、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难经。( 错 ) 、表里辨别可以从寒热,舌象,脉象,征候等方面审查。( 对 )9、营气行于脉外,富有营养作用的气,来源于水谷精微。( 错 ) 0、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来考虑用药。(

10、对 )1、在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错 ) 、脾主运化是指脾的运化水谷。( 错 )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重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对 ) 4、肾主骨,生髓,通于发,其华在爪。( 错 )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 对 ) 6、国内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诸病源候论。( 对 ) 7、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措施,涉及望,闻,问,切,四项内容。( 对 ) 8、阴阳两虚是阴阳处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错 )、易耗气伤阴的邪气有火邪和热邪。( 错 ) 1、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气血。( 错 )1、事物的阴阳平衡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 对 ) 2、一般

11、来说,母病及子的病情较轻浅;子病犯母时病情较深重。( 对 ) 3、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 错 ) 4、心与肝的关系,重要表目前血液的运营和血量的调节以及精神情志活动等。( 对 ) 5、肺气上逆的体现重要是咳嗽气喘。( 对 ) 6、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欢。( 错 ) 7、痰饮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对 ) 8、祛邪合用于邪气盛而正气未衰的实证。( 对 ) 9、八纲中用用阴阳来阐明疾病的性质。( 错 ) 10、肝风内动在临床上重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四种。( 对 )二、判断题1.温病的三焦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创立的。( 错 )2.

12、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对)3.属于木的有:冬、风、生、青、酸、肝、胆、悲、汗、哭。( 错 )4. 冲、任二脉的盛衰,受天癸的调节。( 对 )5.肾阳虚损,气化无权,既可致便秘,又可致泄泻。(对 ).心气是完毕主血脉功能的唯一条件。( 错 )7脾统血和肝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对 )8血虚和肾精亏损均体现为阴虚证候。( 错 )9温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季。( 错 )10.一般觉得肾阴即张景岳所说的命门之水。( 对 )1.阴阳偏胜,重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对 )12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错 )13张从正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错 )14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 错 )15.“益火补土法”,目前临床上多指温心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措施。( 错 )三判断题:1中医学觉得,人与天地相应是悲观的、被动的。 ( 错 ) 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 ( 错 )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 ( 对 )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步并见。 ( 对 )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