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52626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8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

2、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倍的认识、多位数成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

3、角和总复习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4、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5、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6、。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2.积极

7、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小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8、,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

9、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

10、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小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

11、,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12、);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分腿腾越;沙包掷远;0米*或0米跑 教学难点:体操技巧;蹲距式跳远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

13、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4、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小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

14、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六年级共有4个教学班,280多名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

15、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我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六个单元。由8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