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分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257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洱茶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洱茶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洱茶的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洱茶的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洱茶的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洱茶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茶的分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洱茶的分类? 一、按照茶树生长方式,可分为2种:?1、野生茶:指从非人工栽培的茶树上采摘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品。野生茶树通常有一定树龄,茶气充沛,养分充足,绿色无污染。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经过“驯化”的野生茶,才适合饮用。普茶客产品,均产自经过“驯化”的野生茶树。?2、台地茶:又名基地茶,茶园茶,指从人工茶园栽培的茶树上采摘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品。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市场需求的上升,云南出现了大量人工茶园。人工种植的茶树,通常树龄短,养分薄。有些茶园靠近农田,受到农药等的污染。?二、按照树种,可分为2种:?1、乔木茶: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采乔木树叶做茶菁,叶片较大,称为大叶茶。?2、灌木茶:随着普

2、洱茶需求量的提高,茶人移植茶树,制作茶园茶。近年栽培的台地茶(茶园茶),为了便于采摘,多培植成灌木种,即通常看到的矮茶树种,称为小叶茶。灌木茶叶片单薄,养分少。?三、按照外形,主要分为2种:?1、散茶:普洱茶仍旧保持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被紧压成特殊的形状,称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者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成品散茶通常由灌木茶制成。?2、紧压茶: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的,称为紧压茶。主要有饼茶、沱茶、砖茶三类,其他还有方茶、千两茶、金瓜贡茶等。紧压茶是为了方便运输及良好储存而发明的。优质普洱一般都做成紧压茶,因为只有在紧压状态下

3、,才有助普洱茶后发酵,从而提升口感和价值。而且普洱茶耐泡,散茶出汤快,会减少冲泡次数,紧压茶出汤慢,可以让每一泡汤色均匀,从而增加冲泡次数。?圆茶:又名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像披萨饼那样,是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例如,普茶客传茶系列中的“鼓郎生圆茶”及“花腰熟圆茶”皆为饼茶。?沱茶:形状酷似饭碗,直径约十公分左右。沱茶选料多为嫩叶,口感鲜活,活性物质多。例如,普茶客传茶系列中的“活叶生沱茶”及“原树熟沱茶”皆为沱茶。?砖茶:大约是砖块的一半,同样也是长方形。大部分砖茶都是经由西藏、蒙古等地运至各方的,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砖茶选料多为成熟叶片,口感醇厚,耐冲泡。普茶客常销款中的“马帮生

4、砖茶”及“野道熟砖茶”皆为砖茶。?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以饼茶和砖茶居多。为了方便现代人的饮用,现在出现很多迷你沱茶,每个净重25克,多为超市货,茶质较次。?四、按照加工方法,可分为2种:?新鲜采摘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1、生茶:毛茶自然陈放,未经渥堆发酵的为生茶。生茶茶性桀骜,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雅纯正,回甘生津。经过若干年存放后,茶性逐渐驯服,陈香中蕴涵飘逸。生茶茶气浓郁,时间越长,内香及活力越盛,价值逐年增加。普洱生茶被称为“茶多酚王”,野生大叶种原料制成的优质普洱生茶,所含茶多酚是龙井等普通绿茶的3倍左右,

5、侧重抗癌、抗衰老、防辐射等功能。例如,普茶客传茶系列中的“马帮”、“鼓郎”、“活叶”等几款,皆为生茶。?2、熟茶:毛茶经过渥堆发酵,茶性趋向温和,称谓熟茶。熟茶的制作工艺是1973年左右发明的。熟茶茶性温和,常饮不燥,汤色枣红晶莹,香气醇和温厚,回甘生津。熟茶经珍藏之后,香气久而弥笃,口感愈陈愈酽。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富含有益菌,在降脂、降压、减肥等方面效果突出。更兼茶性温暖柔和,能温暖身体,保护肠胃,且不影响睡眠。例如,普茶客传茶系列中的“野道”、“花腰”、“原树”等几款,皆为熟茶。?五、按照发酵环境,可分为2种:?1、干仓普洱茶:指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自然发酵的普洱茶。优质普洱茶在其发酵及自然陈

6、化的过程中,总是被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这能确保普洱的质量,使其没有霉点。干仓陈放的普洱口味温和,有更好的卫生及健康保障。普茶客的所有产品,都为干仓普洱。?2、湿仓普洱茶: 指陈放在潮湿环境中(比如封闭的地窖)发酵的普洱茶。湿仓发酵缩短了发酵时间,口味更为浓郁,但易有陈泥或者霉味,甚至产生霉变。因此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六、按照年代,可分为3种:?1、古茶: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数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普茶客有少量珍品茶,即为古茶。?2、老茶:以百年数龄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例如,普茶客的人气茶品传茶系列的六款皆为老茶。?3、新茶:制作原料

7、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叶片薄、营养少,且容易产生污染。普洱茶的分类(续)?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讲? 一、按采摘季节分,分为春茶、夏茶、秋茶(谷花茶)。? 1、春茶? 正常情况下,云南的茶区2月中下旬开采台地茶,3月中下旬开采大树茶。? 头春茶,大树茶的头春茶采于3月中下旬至4月初,头春茶茶质厚重,但由于雨水不足,故叶条偏小,苦涩味重,刺激性强烈。? 春茶第二采,成为春中茶,通常认为是一年中最佳的原料。条索肥壮,芽毫显露,入口口感醇和,水质厚重,香气饱满。? 春茶第三采,采于立夏之后,品质下降较多。? 请大家注意,“正常情况下”这个前提。? 这里相信会有不少人认为是头采茶最好,大滇和很多

8、制茶人,却是认为春茶第二采最好,如果熟悉农作物生产的就知道,第一批茶的采摘是为了把较弱的芽和叶摘除,给第二批赢得生长的空间和营养,比如种玉米或者苹果,第一批总是把那些发育不良的果摘掉,以便养分供应。? 2、夏茶? ? 五月后云南进入雨季,茶叶生长迅速,品质迅速下降,但因为雨季茶原料多酚类、儿茶素等含量高,因此台地茶多用来做渥堆熟茶。? 夏茶通常叶大而薄,梗长而细,口感上苦涩重而难化,水质较薄。? 夏茶制作的普洱生茶,基本可认为是劣质普洱茶的代表,价格低廉。? 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熟茶用夏茶做,等于低劣的代表,实际不然,如果有发酵经验的人,就会持不同观点,实际上,春茶发酵难度不小,容易发酸,夏茶足

9、够涩,渥堆发酵充足出来的茶,反而醇厚得多。叫嚣春茶发酵,实际上并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在整个发酵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是发酵足够或者过度,即710成熟,春茶的优势是体现不出来的,只有在轻发酵的程度下,春茶会有优势,也就是发酵在6成熟或者以下,但这样的发酵程度,实际上有违背熟茶的初衷,让你没法现喝,轻发酵的茶还带有涩味。至于什么是轻发酵、和重发酵,以及适度发酵,以个人发酵的例子而言,大滇很惭愧,发到适度的茶只有一款“吴印良品”,重发酵的是陈香老茶砖,轻发酵的是龙牙宫廷,还有7591这样的茶,实际上,对于老黄片,比较老的枝叶,重发酵是正解,而对于正常的茶,应该发酵到适度 78成熟,轻发酵我是不赞同的,只

10、是出于利益考虑,不愿意冒风险而已。? 头春茶,叶条偏小,苦涩味重,刺激性强烈,春茶第二采水质厚重,香气饱满,夏茶通常叶大而薄,梗长而细,口感上苦涩重而难化,水质较薄。夏茶制作的普洱生茶,基本可认为是劣质普洱茶的代表,价格低廉;这样的概念,对于辨别一些普洱茶来说,是基本的概念。? 3、秋茶? ? 9月后,云南茶进入秋茶,茶树上长出了白毫,肥厚饱满的新芽,因为处在稻谷开花的季节,因此称为谷花茶。? 谷花茶优于夏季雨水茶,虽不及春茶滋味浓厚,但苦涩味低,香气好,外观美观,也是有部分厂家用来做普洱生茶或渥堆做熟茶。注意秋茶的标志,具体来说,苦涩味低,外观比较漂亮。当然,说这些,只是个大概,还要看大家具

11、体去对比,301的易武和302的易武可以很方便的对比出这些结论。? 春茶、夏茶、秋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辨别茶的品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二、按最佳饮用期分:? 针对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成品普洱茶? 1、即饮型? 包括袋泡茶、或以香味着称的月光白(关于月光白是否属于普洱茶有争议),迷你沱等可归于此类。? 2、短期饮用型? 在3年内饮用尚可,但长期存放口感衰,此类茶列为短期饮用型。此类茶由于制作原料及工艺所限,茶菁所受伤害较大,丧失活力,故不耐存放。只能在短期内饮用。显见于现代工厂经高温杀青,高温烘干制成生茶(07年很多茶属于这类)。? 3、中期储藏型? 部分茶区茶,因茶种属性,香气

12、日久丧失,或因工艺制程原因,以经验判断,不宜久放,适合57年内存放,多存无意义。显见于部分黄片制作茶,虽工艺适度,但无长期存放意义,57年已经是最佳。(景迈或者某些香气盛的茶,而景迈的茶,若压得很紧实,则存放会更久些。? 4、长期收藏型? 唯满足以下条件者,适合长期收藏。? 1)、合适的原料? 原料是基础,不好的原料自然没有收藏价值。收藏级别的茶,原料自然应该选上等原料制作,其中以大树茶、古树乔木茶为上品;? 2)、合适的工艺加工? 这里包括了鲜叶杀青的工艺,也包括了加工的工艺。杀青适度,揉捻适度,成型松紧适度,成型后不要烘干,自然阴干为宜。? 很多茶农的茶在原料上占据了优势,并非虚言,故很多

13、人认为,自己家做,可以选好料,揉捻、杀青、晒青,自己都可以做得好了,而且还石磨压制,一定比大厂好,这个论点是错误的。? 茶农茶的缺陷,并不是原料问题,通常很多茶农做的茶,原料都很不错的,茶农茶原料假定可以了,后面就是压制的工艺了,这里就出现了致命缺陷,原料的处理、蒸茶、干燥,三大缺陷。? 茶农茶的缺陷之一:原料的处理、精加工? 原料的筛选处理需要某些设备,需要某些特制的房间,其它不讲,只讲一个精制,大家会看到,大滇有的茶,是经过切制加工的,有的是不切的,这个主要是收到原料后,发现有的茶前期揉捻不够,导致后续转化不利,这个时候,是退不回去的,这种比例的茶,有时会到1025,这种主要是台地茶,小树

14、茶,茶农做的时候不认真啊,因为便宜,这个时候,制茶者的功力就比较关键了,需要处理,而茶农是不会考虑的,压个饼,一张纸,搞定,这个是他们的思维逻辑,相应来说,大厂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精制处理、发汗,这些是茶农根本做不了的事,同样,大滇制茶的时候,开始都得告诉工人怎么怎么做,对茶农,要告诉,怎么怎么杀青,到什么程度,揉捻到什么程度。? 茶农茶缺陷之二:蒸茶? 有规模的茶厂都用锅炉,蒸茶,大约57秒就压制,茶农还有一些小厂,用蒸锅蒸隆等蒸茶,1520分钟,不确定,经常把茶蒸烂,压制,如果蒸不足,压制不成饼,返工再蒸,也是常事,所以我去很多小厂,最关键看他有没有锅炉。等于煮牛奶消毒问题,巴氏杀菌跟人工煮

15、了消毒,最后的鲜爽度不一的。? 茶农茶的第三个缺陷:干燥? 由于着急交货,或者没有任何意识,我看见很多茶农是用太阳晒干饼茶的,如果没太阳,就烘干,这个跟正规茶厂的正常烘干是不一样的,正规的是下面通过加热,让室内温度维持在35度左右,茶饼放在架子上,大约3天左右,阴干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你得有耐心,一般春天需要7天左右,而且占地方,当然,我也见过赶工,很多小厂或者茶农直接烘干出货的,当天原料进去,当天成品出。? 由于这三方面的因素,虽然多数茶农茶原料上占据了优势,综合观察他的饼,我还是不敢给很高的评价,而事实上,大厂的很多茶,虽然原料不太行,如果后期工艺合理,会比茶农茶更有前途,所以很多茶农茶现喝固然好喝,存放下去不是很乐观,所以在春天压饼,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而夏天,基本上不压饼,秋天压饼,时间比春天还要久,因为不时下雨。? 3)、良好的储藏方式? 储藏应该选干燥的地方自然陈化,所谓进仓之法的,实为投机取巧之事,效果已经证明,无益于普洱的长期存放。? 合适的原料+合理的工艺+良好的仓储=好普洱? 分这个类的目的,是便于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普洱茶。? 所以,一眼看去,如果要存的茶,那是要仔细挑选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