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52550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制 _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语言文字工作有两方面含义: 第一是语言文字本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是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规范化管理。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语言文字工作必须从学校抓起。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由语音为物质外壳,词汇为 建筑材料,语法为组织结构的信号体系。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形式。同样的思维内容可 以由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其他动物如蜜蜂、牛羊等也有某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但那不 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因为它们都没有同时具备这三要素。语言没有阶级性,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但语言具有社会

2、性, 不同的社会群体可能有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人类也有其他的一些交际工具,如聋哑人的手势等。但传递信息 比较简单,而且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图画、符号等交际方式也是以 语言为基础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的三要素是字音、字形、字义。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语言 克服了时空限制,把语言信息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和很久的后世。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但文字终究要依附语言而存在,语言消失了,记录它的文字也就 失去了生命力(如拉丁文、古梵文、契丹文、满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现有约 80 种使用中的语言, 23 种使用中的

3、文字。汉语(包括其各种方言)和汉字(包括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等)只是其中的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字。民族共同语是全民族公认的语言标准形式,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汉语方言分歧十分严重。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话、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方言下有次方言,如北方话下有四大次方言,闽方言下有五大次方言。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与方言并行的民族共同语,先秦时是雅言,汉代叫通语,明清时期叫官话,民国时期叫国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现代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不同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t a ng、t a ng、tang、t a硼U表示“汤、糖、躺、烫”不

4、同的意义, 英语、俄语、日语等其他语言是没有声调的。汉字是意音文字,自身不能表音,或者不能准确表音,因此需要有一种注音的工具。现时使用的注音工具是汉语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历史上第一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后又有很多种外国人创制的拼音方案,影响最大的是威妥玛式拼音(旧时把北京拼写成 Peking ,现在仍能看到的有茅台酒包装、张裕葡萄酒包装、中华香烟盒)。现在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由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批准和公布的。主要创制人周有光已经 106 岁了。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唯一的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拼写中文的国际标准。这就是大家都十分熟悉而且几乎是天天使用的汉

5、语拼音。二、语言文字使用的意义(一)交际功能;(二)政治意义;(三)文化意义。三、常见的语言文字应用错误举例:1 常见的读音错误:塑料、潜伏、按摩、针灸、颈椎、血脂、冠心病、皇冠、按捺不住、载人飞船、阿胶、炮制、南无阿弥陀佛。( 1 )容易读错的北京地名:阜成门、积水潭、龙潭湖、水碓子、南苑、西苑、四根柏、什刹海。( 2)地名的特殊读音:繁峙县、蚌埠市、阜新市、曲阜市、浙江省、番禺市、乐亭县。( 3)人名的特殊读音:姓氏读音(仇、单、乐、牟两读、曲、华)、尉迟敬德、伍员(伍子胥)、媛毒、万俟高。( 4)多音字误读:星宿、朴刀、几乎、细菌、只字不提、十二生肖( 5)北京人常见的语音错误:吃字(吞

6、音节)、儿化过多、轻声过多、土语多、去声变调。教学中常见的读音错误:数学:正弦、余弦(误读为 xu&n);物理:电荷(误读为he);化学:化合物CN (误读为q i ng),睛纶(误读为q i ng);生物:根茎叶(误读为j i ng),脂肪(误读为zhi);历史:士大夫(误读为dai);地理:亚洲(误读为y),秘鲁(误读为mi );语文:容易读错的字就更多了,比如“量体裁衣”都误读为li & ng,空穴来风都误读为xu e。建议语文教研员能够整理出一份教学中容易读错的字词表,供教师参考。2不规范字:(1)繁体字:理彝(鬓)、太彳爰(后)、海汲(淀)异体字:群(搴)、修(脩)、夜(值)(3)二

7、简字:仃(停)、少 3,不读can。( 4)错别字:腻子(应为“泥子”)、渡假村(应为“度假村)。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包括板书、批改作业等)注意不要写不规范字。3常见的语言逻辑错误:经历了五个半月的大旱之后,云南省终于迎来了一场及时雨。车祸受伤者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终因抢救无效死亡。4常见的表达不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四、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汉语的标准形式就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水平划分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统称“三级六等”。等级最高的是一级甲等(

8、 97 分以上),等级最低的是三级乙等( 60 分到 70 分)。不足60 分的就不算是普通话了。汉字的标准有数量方面的(常用字表、通用字表、信息处理用字符集等),字形方面的(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通用印刷汉字字形表、异形词整理表),笔顺方面的(规范笔顺),部件方面的(部首表),字序方面的(字频统计)等等多种标准。教材、报刊等出版物,网络,字幕,公共标志,产品说明书,广告等所有面向公众的社会用字都应该遵循这些标准。1977 年公布的“第二批简化字表”是文革极左的产物,使用了一年后即停止使用, 1986 年正式宣布废止。“不规范汉字”指的是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已经淘汰了的异体字、已经废止了的

9、“二简字”,错字、别字。字形方面要注意不写旧字形,如“骨”不要写成“骨”,“象”不要写成“象”。目前,国家语委正在制定规范汉字表。汉语拼音方案由 5 部分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是汉语普通话(不是方言)的口语(不是文言)。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汉语拼音应用的规范。它规定了大小写字母的使用方法,规定了分词连写的规则。汉语拼音的字母使用规则基本上与国际通用的习惯相符合,因此在很多地方显得跟英文相似。但要注意,用汉语拼音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就是中文的拼音形式,不能说是英文形式。使用汉语拼音要注意:( 1)声韵母要正确;( 2)声调符号的位置要正确;(

10、3)别丢掉隔音符号;( 4)了解和正确运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正确使用大写字母;( 6)教师应掌握字母的手写体;五、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982 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明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语国字的法律地位。该法还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教育教学、机关公务、公共媒体、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基本用语用字,对于方言的使用和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也作出了原则规定。对于执法部门也作出了规定。止匕外,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

11、法广播电 视条例民族乡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条例教师法实施细 则等多种法规和部门规章都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做出了规定。请语言文字工作者学习和熟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同时,语言文字工作者还要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语言文字的方针政 束。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政策是:不歧视方言,不消灭方言。推行规范汉字的基本政策是:坚持汉字简化的基本方向,同时给 繁体字留有使用的范围。六、语言文字应用的行政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 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 窗口,带动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和实现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

12、语言文字工作的三项基本措施一一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 水平测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对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国家公务员等进行普通话水平测 试,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试行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 将来实行有关人员持汉字应用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语言文字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周有光先生指出:方言是母亲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教师语言。普 及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就是各级各类学校以民族共同语为校园语言, 社会各种公共交际场合以民族共同语为交际语言。学校以民族共同 语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是教育成年的标志。我国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80%人口是文盲的文化落后状态,到今天在全国城镇基本

13、普及了普通话,在全国基本普及了规范汉字,全靠基础教育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今后的语言文字工作也同样要继续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三纳入一渗透”: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最终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因此,绝不是给学校增添额外的负担。( 1)培养目标语言文字是任何学段、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 1999 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说,要求培养学生的 5 种基本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4、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基础都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规范字书写和使用能力,汉语拼音的使用能力,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使用语文工具书的能 力)。( 2)管理常规学校的管理常规应当包括对师生在学校内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要求,教师和干部在校内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要有必要的奖罚措施。( 3)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包括各科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说话和写字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的脸面。语 言文字的基本功是教学基

15、本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水平、汉字的规范书写能力、汉语拼音能力、电脑汉字处理能力)。普通话水平,除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善解人意); 汉字书写包括粉笔字、硬笔字的笔顺正确、字形美观、没有不规范 字;汉语拼音要能熟练地正确运用,特别在电脑使用。教授汉语拼 音的教师应当在拼音理论方面有一定的修养。( 4)全面渗透除了语文课,所有学科的教学和所有的集体活动都应当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开展各种语言文字的讲座、竞赛、征文、文艺等活 动。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要求,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八、如何看待“保护方言”和“恢复繁体字”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提出了“保护方言”的口号,有的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提出在小学里教授方言的建议或提案。这是不妥当的。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某种汉语方言就是汉语的某个品种。或 者说,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形式,方言是现代汉语的非标准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