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52413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xx高考安徽文综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xx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11962年xx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xx年安徽省的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气温升高,气温、降水变率

2、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答案:1.D2.C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34题。3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4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解析:第3题,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3、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但对洋流影响不大,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第4题,首先要明确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公众参与的含义,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答案:3.B4.A全球变

4、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有关全球温度上升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6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选B。从西亚粮食增产幅度上可知,西亚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臭氧层

5、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78题。7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递增8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第7题,比较不同纬度不同年份臭氧总量便可很容易判断:平流层臭氧总量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第8题,可采用“由因及果推理法”。平流层臭氧总量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减少平流层气温降低。答案:7.C8.B(xx北京宣武模拟)读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9

6、11题。9关于大气臭氧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臭氧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北半球大气臭氧极大值低于南半球C南、北半球大气臭氧极大值出现在春季D大气臭氧极小值出现在30N附近10图中A处的数值可能为()A240 B300C200 D27011关于臭氧层空洞的说法,正确的有()A目前世界上出现了南极上空、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三个臭氧高值区B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C治理臭氧层空洞,发展中国家要做出重要贡献,因为发展中国家排放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较多D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解析:每年911月份为南半球的春季,从图中能看出,此季节南半球

7、出现了臭氧极大值;每年35月份为北半球春季,图中显示此季节北半球出现了臭氧极大值。图中显示A处介于260与280两条等值线之间,则根据等值线判读原则,应该为大于260、小于280的一个数值。平流层臭氧量的减少,既有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有关。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冰箱、空调 ,释放过多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了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三个臭氧低值区。答案:9.C10.D11.B二、综合题1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影响因素主要有_和_因素,其中_因素起主导作用。(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其中,中纬

8、度地区_,低纬度地区_。(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至少列举3点)。(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相关措施。第(1)题,读图知近50年全球变暖,其原因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第(2)题,读图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中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不明显。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第(4)题,“节能减排”主要是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

9、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2010年9月16日是第16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其主题是“臭氧层保护:治理与合规处于最佳水平”。材料2:臭氧层位于海拔2227千米高的大气层中,可以阻挡太阳紫外线,使人类免受过多、过强紫外线的伤害。由于极

10、度低温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臭氧层会出现空洞现象。一般在每年8月形成,12月消失。这一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目前监测到的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出现在xx年,xx年有所减少,xx年其面积和严重程度已“趋于正常”。材料3:1987年南极哈利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图。(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DU,当臭氧含量在_时称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在_(季节)最大。(2)由材料2可知,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主要是因为_。(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这种物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水循环 B大气环流C生物作用 D地质循环(4)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这种状况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升高B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C野生动物分布区发生明显改变D山地雪线下降,河流水位猛涨(5)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生物界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150200DU以下春季(2)平流升高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3)B(4)A(5)紫外线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大,抑制人体免疫力;使农作物受害减产,森林等植被受损,危及海洋生物生存,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