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52191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p48-49教学目标:1、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以及类似现象的规律;2、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在两端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在两端不同的情况下,两种物体一样多。3、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发现规律并能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观察并发现规律。教学用具:自制课件,各种磁片。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这个

2、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学。老师做完一组动作,你们跟着学做好吗?老师马上示范了第一个动作:拍一下手,跺一次脚,重复做了三次。能跟我做吗?生学。老师接着示范第二个动作:拍一下左肩,拍一下右肩,拍两下手,重复做了三次。生学。小朋友们都学得这么快,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规律。(像这样每个动作之间是有联系,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就说是有规律的。)我们的小朋友真是聪明,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老师的动作都是有规律的。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1、看,这里有一些磁片,你能把他们排成有规律的一行吗?(4个和3个)提问不同摆法。ABBABBABABABAB这2行的规律一样吗?各是怎样的呢?BABABAB

3、按照这种规律接下来会摆什么?谁能按照BABABABA这种规律也来摆一摆。(提供每种4个磁片)CDCDCDCD如果用0和1两个数字也能写成这样的一行吗?01010101这3行有什么共同规律?揭示:我们把这样一个隔一个排列的,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这一行的两种物体能说一一间隔排列吗?(ABBABBA)为什么?2、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兔乐园去看看吧!3、看看图上有什么?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板书:兔子和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4、数一数每种物体各有多少个? (板书:数字)5、看了这些数字,你肯定有话要说吧!(板书:个数不等)6、回看前面摆的

4、一一间隔排列的3行,数数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板书:个数相等)7、为什么同样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有的个数相等,有的个数不等,什么情况下个数会不等呢?小组讨论并交流。追问:在个数不等时是谁比谁多?多几个?8、刚才我们听了几个小组的想法,发现他们都认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在两端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也就是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个。)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小兔子乐园里找到了这样的规律啊!板书课题:找规律9、我们再来看看这一一间隔排列的3组,(前面出示的)符合小兔乐园里发现的规律吗?为什么?数数看,在两端不同的情况下,两种物体的个数是怎么样的?要让此图形排列符合我

5、们发现的规律该怎么办呢?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使两端怎么样就可以了?(板书:两端相同)ABBABBA这一组的两端是相同的,两端的A是比B多一个吗?为什么?10、所以只有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在两端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在两端不同的情况下,两种物体个数相等。11、是不是只要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它们的数量就一定有这样的规律呢?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完成书上试一试;小组或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展示。小结规律。同桌互说。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1、谈话:知道吗?如果把刚才用来验证的圆片等换作一些漂亮的东西,那你们可就能美化生活了。出示图片,老师边介绍边带学生逐个欣赏黄色和黑色方块连

6、起来的手链、红白相间的烛台、一一间隔排列的圆柏和棕树。2、你也能就在我们身边找到有这种现象的吗?3、提供图片,学生自己欣赏体会校外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谈话: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图)请生口答并说明想法。2、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 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5个8相加,要几个加号?(出示一根粉笔。)(2)把这根粉笔折成两段,要折几次?三段呢?(3)如果折五次,你觉得能折成几段?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决方法。(4)下面我们来个智力抢答,知道就说,不用举手。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锯几次?一根木料锯了6次,锯成几段

7、?一条河的一边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要栽桃树多少棵?圆形池塘一周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要栽桃树多少棵?a、是7棵还是8棵呢?请你想一种方法证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开始讨论。组织交流)b、为什么不少一个呢?c、像这样围成一圈的,和两端不一样的情况是相同的,两种物体的个数怎样?(一样多)五、总结评价,延伸规律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不少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听找规律一课有感邵老师的找规律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顺畅,一气呵成,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从课前游戏,情景创设到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延伸规律环环相扣,教学层次清晰但又不留痕迹。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睿

8、智,教学目标明确。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接着让学生上黑板模仿老师的样子摆一摆,又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体会物体的摆放是有规律的,规律也是不同的,进而导入新课。探索规律:老师给予学生的时间是充裕的,在媒体出示小兔乐园图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发现手帕、夹子,小兔、蘑菇,树桩、篱笆之间规律,老师加以适当引导,总结规律。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验证、寻找、运用规律:练习的设计老师从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事物去发掘,手链、烛台上的蜡烛、花坛中的树木、加法算式中加号和数字,粉笔等等,看似信手拈来,而学生却倍感亲切,兴趣倍增。从中也不难发现

9、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心与独到。找规律一课的教学反思一节课的教与学,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知不觉就匆匆过去了。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不断反思,感受颇多。1、重点突出学生的探索经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出发,引出概念、初探规律,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数一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主动探索规律。在试一试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自由摆小棒和圆片,结果花样百出,但发现的规律是必然的,由此也验证了规律的普遍性。在验证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出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

10、数关系规律时,让学生体会可以添上一个或拿掉一个都能变成小兔乐园的规律,这样两端物体不同个数相同。总之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了困惑,享受了成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感悟了数学的价值。2、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现实生活是数学源泉的这一教学理念。课堂上不仅呈现了例题中的童话场景、想想做做中的现实场景,还呈现了许多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际的生活场景。如:手掌、斑马线、红白相间的烛台、黑黄相间的手链、一一间隔的门、窗、公

11、园盆景的摆放、公园建筑、学校花坛等等。通过这些生活情景和现象的再现,学生倍感亲切,乐意探索数学规律,同时也能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真正体验到了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3、增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本节课采取了生活导入的方法。如:跟我学的游戏揭示生活中处处有规律;用磁片排一排、摆一摆揭示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以及初步发现规律。在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时,再现了许多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际的生活场景。当然,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

12、的放,不够彻底,教师还有点儿不放心,应让众多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规律,只要意思说对了就行。看来还要培养学生说数学的本领。在实际应用规律时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够,回答问题涉及学生的面不够广。课前思考:本节课邵老师在教研活动上已经上过,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的借鉴。(1)运用游戏、摆画片导入揭示摆放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只有找到规律,按照规律才能做得又快有对。(2)新授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小兔乐园图,观察手帕、夹子;小兔、蘑菇;树桩、蘑菇排列规律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两件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隔着的物体多一个。再通过试一试进行巩固。(3)练习时引导学生仔细观

13、察,不仅说出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要说出思考过程。教后反思:这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十分活跃,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想,这应该是我在课堂教学时,始终牢牢的抓住让学生在找规律的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开始,让学生从寻找手指数和空挡数简单的游戏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接下来在认识美国国旗的游戏中,解决了什么是间隔排列?是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分解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创设了寻找和小兔子一起玩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看课文提供的挂图时,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要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

14、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后,组织学生创造类似的规律。课本上安排的是摆小棒和小圆片,因为这学期学生没有这样的学具,我索性安排学生根据规律自由创造。从而让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课后反思:运用同样的教案,提问相同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如此不同,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学生中竟每哦于人能够发现图中的一些规律,启发三四遍才算像挤牙膏似的说出零散的不成句的规律。可悲!在练习中,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一副副画面也只有少数学生表现得比较活跃,而多数同学显得比较漠然,真让人着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