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52074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2、分)(1)子贡问君子。子曰:“ ”(十九则(1分)(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比喻冬景的名句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1分)(4)多歧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2分)(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补写完整。(4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你们qi y( )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2)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 xun x( )起来了。 (3)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 w

3、jng tin z ( )的法则。 (4)我hung rn d w(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冶的古

4、矿冶遗址和阳新的布贴画征服了无数热爱它们的人们。(“人们”改为“人”。)B丛平平经过认真的筹备,一个名为“CY故事”的故事贩卖店在淘宝网上正式开张了。(“经过”提到“丛平平”的前面。)C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提到“把”的前面。)D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他们”换成“我们”。)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两个句子。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 ; , 。 二、(46分)

5、(一)(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6、A. 如鸣珮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B.四面竹树环合/ 环滁皆山也 C. 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 不可久居/面山而居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8文中的描写,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简要分析。(二)(9分)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

7、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赐失之矣( )(2)可以移风易俗( )10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B、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钱。C、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 D、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钱。11孔子对他的两个学生的做法分别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答:(三)(10分)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 星座能影响人的性格吗? 占星学传说认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

8、座、水瓶座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为内向星座,内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内向。另外,三种土象星座(金牛座、处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而三种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的人则相对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也更容易出现波动。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教授决定与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梅奥几年前开办了一个占星学院,有全世界范围的学生。他们从中间选择xx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调查问卷。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

9、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本人却开始怀疑。他突然意识到实验的样本选得有问题:他选择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来做实验,这批人被安装了一个关于星座性格决定论的心智模式。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关的。有了这个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孩子们在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特质上的得分跟他们的星座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 这个实验结果狠狠打击了占星学界,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占星学的代言人和保护神”的心理学家,现在却突然倒戈一击。对此,占星学界给出了他

10、们自己的解释:这些孩子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成他们星座赋予的性格。 针对这个还击,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成人。这些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不那么一致了。 至此,实验的结论已经相当明确:人们会因为对占星学的了解以及对“星座性格”的相信,就会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到那样的世界,也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的成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样的人。 121下

11、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的研究目的,准确的一项是( )A探究内向星座与外向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B探究十二星座与人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C探究土象星座与水象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D探究占星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1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同学说:星座不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毫无关系,占星传说不可信。B乙同学说: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C丙同学说: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发展成那样的性格。D丁同学说:星座是否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文章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答案

12、。14.如果你身边有人迷信“星座性格”,并受到其负面影响,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呢?请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说说。答:(四)(17分)月光手帕(小说)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

13、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 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