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51916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雌蕊由心皮构成,心皮有3条维管束,与叶脉相当的为背束,其两侧的维管束为腹束。心皮向内卷合,使 近轴的一面(或称腹面)闭合起来,心皮边缘连合之处称为腹缝线,其背束之处称为背缝线。单雌蕊只有一 条腹缝线和背缝线。在复雌蕊或合生心皮雌蕊中,其腹缝线和背缝线的数目与心皮数目相同。心皮卷合成 雌蕊后,其上端为柱头,中间为花柱,下端为子房。合点:珠心基部,珠被、珠心和珠柄连合的部位。珠心:胚珠中最重要的部分,位于珠被内的薄壁组织,其中产生大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胚囊。珠被:包被珠心组织的结构,有的植物可有外珠被和内珠被。珠孔:珠被前端未闭合留下的小孔。珠柄:胚珠基部着生于胎座上的小柄,

2、维管束经胎座进入胚珠。(1)胚珠的发育胚珠的发育过程首先在胎座表皮下层的一些细胞经平周分裂,产生一团突起,成为胚珠原基。原基的前端 成为珠心。珠心是一团相似的薄壁细胞,原基的基部成为珠柄。由于珠心基部的表皮层细胞分裂较快,产 生一环状的突起,逐渐向上生长扩展,将珠心包围,此包围珠心的组织即为珠被,仅在珠心的前端留下一 小孔,即珠孔。(2)胚囊的结构与发育胚囊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由卵细胞、助细胞、极核和反足细胞组成的结构。卵细胞是一个有高度极性的细胞,通常它的壁在珠孔端最厚,接近合点端的壁逐渐变薄。卵细胞核大,核 仁的RNA含量高于胚囊中其他细胞,细胞内常有一个大液泡。核和细胞质等在卵细胞内的

3、分布也常有明显 的极性;成熟卵细胞中,质体和线粒体常退化,数量减少,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也常变得稀少或不发达,反 映出卵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度是低的。助细胞与卵细胞在珠孔端排列成三角形。它们也是有高度极性的细胞。助细胞的壁和卵细胞一样,也以珠 孔端为最厚,向合点端逐渐变薄。助细胞最突出的特征是在珠孔端的细胞壁上有丝状器结构,它是壁向内 延伸的部分,类似传递细胞壁的内褶突起。不同植物的组成常有变化。丝状器的结构,大大地增加了质膜 的表面面积,这可能与助细胞的功能有关。中央细胞是胚囊中最大的一个细胞,也是高度液泡化的细胞。成熟胚囊的增大,主要由于中央细胞液泡的 膨大。中央细胞的壁厚薄变化很大,在与卵细胞和

4、中央细胞相接处,通常只有质膜而没有细胞壁;而与反 足细胞相接处,则有胞间连丝的薄壁。不少植物中央细胞壁的内侧也有许多指状的内突,说明它能从珠心 组织或珠被组织吸取营养物质,中央细胞的细胞质内在不少植物中发现含丰富的质体、核蛋白体、线粒体、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央细胞的极核或次生核常被许多细胞索悬挂在高度液泡化的细胞中间,极核通常很 大,核仁也很大。反足细胞是胚囊中一群变异最大的细胞,不仅细胞数目差异很大,在细胞的结构上也因植物而有各种变化。 反足细胞具有从珠心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反足细胞输入中央细胞的功能。大多数植物反足细胞的细胞质含 丰富的质体、核蛋白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反足细胞是代

5、谢活动非常活跃的细胞,对胚囊的发 育具有吸收、传输和分泌营养物质的多种功能。除一些植物的反足细胞能存在较长的时间外,在多数植物 中,它们通常是短命的,在受精前或受精后不久退化。胚囊的发育首先,在胎座表皮下层的一些细胞经平周分裂,产生一团突起,成为胚珠原基。原基的前端成为珠心。珠 心是一团相似的薄壁细胞。原基的基部成为珠柄。通常在靠近珠孔一端的表皮下,逐渐形成一个与周围不同的细胞,即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的体积较大,细 胞质较浓,细胞器丰富,RNA和蛋白质含量高,液泡化程度低,细胞核大而显著,壁上具有很多胞间连丝。 在分化时,核内DNA合成至四倍体或4C水平。孢原细胞在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发育长大成胚

6、囊母细胞。 其发育的形式随植物不同而有差异。很多被子植物,包括棉花等作物,其孢原细胞先进行一次平周分裂, 形成内、外两个细胞:外侧的一个称为周缘细胞,内侧的一个称为造孢细胞。周缘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 和垂周分裂,增加珠心的细胞层数,而造孢细胞则长大形成胚囊母细胞。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由于珠心基部的表皮层细胞分裂较快,产生一环状的突起,逐渐 向上生长扩展,将珠心包围,仅在珠心的前端留下一孔。此包围珠心的组织即为珠被。减数分裂的二次分裂:形成四分体。近珠孔端的3个细胞退化。近合点端的细胞逐渐发育为单核胚囊。并 从珠心组织中不断吸取营养物质,体积不断增大,细胞核也稍有增大,同时出现大液泡。以后单核胚囊进 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第一次分裂,分别移到胚囊细胞的两端,形成二核胚囊。第二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胚囊细胞进一步长 大,核暂时游离于共同的细胞质中。第三次分裂,形成八核胚囊。随后,每一端的四核中,各有1核向胚 囊的中部移动,互相靠拢。成熟的八核胚囊。珠被前端留下一小孔,即珠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