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51676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后篇 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宁汉合流”是指()A. 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B. 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C. 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D. 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答案 D解析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故选D项。2.1928年,为阻挠国民政府的继续北伐,日本帝国主义()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C. 扶植袁世凯称帝D. 制造了“济南惨案”答案 D解析|a、B、C三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8年”不符,均排除,D项符合题意。3. 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

2、,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的首要问题是()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 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C. 克服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D.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答案 A解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因此中国共产党 人认识到的首要问题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故A项正确。4. “打响正义第一枪,犹如春雷震天响,彪炳千秋留史册,人民军队党武装。”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场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故C

3、项正确。5.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制定了新的策略路线。这里的“新”是指()A. 清算了右倾错误B.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D. 以城市革命为中心答案 B解析清算了右倾错误不属于新的策略路线,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这在国民革命 失败以后,是一种新的决策和路线,故B项正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秋收起义的结果,故C项错误; 以城市革命为中心是旧有的革命道路,故D项错误。6. 从中心城市暴动到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变化。这个变化始于()A. 中共二大上海召开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D. 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答案 B

4、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该道路开始于1927年的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创建,故B项正确。7. 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它所反映 的历史大事是()A. 南昌起义BJI七会议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答案 D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意思是红军到井冈山会合,这就是指井冈山会师,故D项正确。8.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A. 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土地革命答案 A解析 “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5、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故选A项。9. 毛泽东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远征”的原因是()A.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 通过长途行军锻炼革命意志D.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答案 B解析长征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导致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故选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刚刚成立时,红军的根据地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围剿”,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排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始于1937年,排除D项。10.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战略转移重大转折转危为安111,193

6、4年】93弹193抻A. 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答案 C解析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 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C项。11.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这次“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C.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D. 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答案 D解析红军长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7、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 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 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摘编自李志民回忆录材料三 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雩 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红色中华第146期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

8、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2)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内外形势: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加严密;国民党军在装备上比红军强大得多;红军在兵源(征兵)、物资(粮食)等方面都已相当匮乏。(2)指导方针:“左”倾错误主导红军的军事指导方针。客观形势: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以及材料二“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谷价到处高涨”的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从“左”倾错误思 想指导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角度回答

9、。等级考专练1,下面是漫画不彻底的重建。漫画中的城墙上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地上堆放的砖上写着“军 阀”“旧官僚”“老政客”等。漫画作者主要揭示了()A. 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B.旧军阀旧官僚投机革命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国民革命兴起的原因答案 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在重建的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新政府”指的是南京国民政 府,修建这个政府用的砖是“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说明这个“新政府”仍然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的利益,A项符合题意;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国民 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的,与漫画主旨不符,D项排除

10、。2.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通电全国,宣布“改旗易帜”。国民政府遂将热河划归东北,并任命张 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司令长官。据此可知()A. 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央集权B. 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C. 东北已归属国民政府管辖D. 三民主义得到认可和实践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标志着东北已归属国民政府管辖,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只是 形式上的统一,并未实现了中央集权,也未完成了国家统一,故A、B两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改旗易 帜”,并未强调三民主义得到认可和实践,故D项错误。3. “八一”建军节期间,如果你有幸被邀请做历史讲解员,有人问:“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

11、的这支 革命军主要去了哪里? ”你的正确回答是()A.转战湘南B.攻占九江C.进军井冈山D.攻占长沙答案 A解析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整编军队,南下途中受阻,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军队一大部分由朱德、 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故选A项。4. 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 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这里所指的“新的道路”是()A.武装斗争B.寻找革命的同盟军C.开展土地革命D.工农武装割据答案D解析|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之后,毛泽东

12、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 项。5.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井冈山时期()A. 反“围剿”斗争的伟大成果B. 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效C.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D. 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答案 B解析“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即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故选B项。6. 自民国二十年开始,江西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 灯笼”口口相传,其历史背景应是()A. 太平天国政权建立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3、成立答案 D解析材料“民国二十年”是指1931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从而出现了材料中现象,故D项正确。7. 下图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某次重要会议的场所。这次会议给中国革命带来的重大意义是贵州遵义A. 挽救了党,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 消除分歧,使党内思想完全统一C. “左”倾冒险,使红军力量遭受损失D. 力量大增,使国民政府放弃“围剿”答案 A解析图片为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A项正确。8.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 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

14、明()A,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幼年走向成熟C. 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 党内根除了“左”倾错误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红军将士不怕牺牲、具有乐观信念的精神,才推动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故C项正 确。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 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 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 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

15、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 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 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 凯相抗衡。摘编自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二 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向毛泽东征求意见,准备让他到上海中央机关 去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 份回湖南,于1927年9月9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对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3)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和毛泽东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相似之处。参考答案(1)对策:支持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原因:客观上,当时袁世凯有控制全局的实力;主观上,革 命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