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51676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A(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A6、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

2、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二、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三、电路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2、三种电路: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

3、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达到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式。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具体方法是:(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

4、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电流的测量】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

5、(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串联电路串联电流电流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1+U2=UR1+R2=RI1=I2=I二、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干路的两端电压.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U1=U2=UI1+I2=I1/R1+1/R2

6、=R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习方法重视物理概念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习技巧(1)立足课堂,夯实基础。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2)注重探究过程,学习研

7、究方法。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实验探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估;除了学习物理知识,还应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如:转化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理想实验推理法,归纳法、等效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3)强化训练,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课外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是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提高审题能力。(4)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遇到学习的难点、疑点,由于初三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应做好标记,跟同学讨论,最好求得老师的解答,理解过程,掌握方法。(5)归纳概括、串前联后,形成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并将新学的知识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前后贯通。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对照已经学过的速度概念进行综合思考。(6)规范解答,注意细节。“规范”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中。历年中考中,因解答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屡见不鲜。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电荷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