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51316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 、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2. 过程与方法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 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 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 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 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 高儿

2、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 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范图、学生作业用纸绘画工具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 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二、讲授新课、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 路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去的路)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 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 明远灰暗(色彩)、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 近大远小、

3、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 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上,这点就是消失点。、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师示范 先找到消失点。 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三、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 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尝试: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第二课时教学目

4、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 细的规律。2. 过程与方法掌握绘画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准备: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一、讲评上节课作业透视现象是否准确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 中?二、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 止匕1 O三、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四、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2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六个班的美术课。这

5、学期要对他们 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作进一步加强,训练他们对于美的事物 有兴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 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所以要培养他们作画的良好习惯。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 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 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 设计课题。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的原则排列的。色彩:涂色练习五彩的烟花渗色练习(水 彩游戏)一平涂。形色结合(缤纷花布)一在复杂形内填色(热 带鱼乐园)一一尝试色彩搭配(彩旗飘飘)一。造型(设计): 用线造型

6、(五彩的烟花)一一自然形(水彩游戏)一几何形 (缤纷花布彩旗飘飘一一适合图形美丽的盘子、东 西南北、纸拎袋一一动物造型粘贴小动物、信封纸偶、 热带鱼乐园神气的大公鸡一一植物造型“蘑菇”家园、, 各种各样的树一实用品造型船儿出航、纸拎袋、剪 拉花、彩旗飘飘、面具一人物造型画画亲近的人夏日。本册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容涉及社会、自然、生活有关的方 方面面。例如,社会节日庆典:五彩的烟花彩旗飘飘、面具。美化环境:“蘑菇”家园。亲近自然:热带鱼 乐园神气的大公鸡夏日。美术游戏:水彩游戏、信封纸偶、东西南北。三、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3) 运用

7、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4) 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 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5) 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2、能力培养要点(1)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 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2) 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 己的情绪情感。(3) 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 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3、审美教育要点(1) 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2) 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

8、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 的兴趣。四、教学重点1、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 己的情绪情感。3、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 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使儿 童对艺术创造活动感到兴趣。4、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 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五、教学措施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 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 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

9、等方法来集中他们 的注意力。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 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 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 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 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校常规美术活动方案3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 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 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

10、、 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 高艺术修养。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请你猜猜我是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 赏几张世界名画。欣赏比较: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 家。2、纳蒂布

11、港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3牧羊女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 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 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一一点的集 合二、发展阶段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 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 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 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

12、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 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1)殉教者希腊马赛克镶嵌壁画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2)蜡染苗族民间工艺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 活。3)黑屋顶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 强的画面。山水黄宾虹中国当代国画大师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 种物象。4)构成维克托?瓦萨里法国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5)星月夜梵

13、?高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法国米罗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 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 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三、展示与评价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 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14、4、评出作品四、下节课准备第二、三课时(第二课时欣赏制作,第三课时继续完成作品,并展示评价)一、欣赏图片欣赏一组马赛克镶嵌壁画西方美术史学家认识最早的镶嵌画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前 后西亚的美索布达亚平原上,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但是 镶嵌工艺真正得到广泛发展是古代欧洲的意大利半岛。公元313 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米兰颁布合法以后,各地开始大兴教堂,几 乎在教堂所有的穹顶、墙上布满了壁画,由于镶嵌艺术在平面中 耐久的原因使其成为教堂壁画的首选。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每一块马赛克都是一个漂亮的色点,成千上万个马赛克组成 了色点的海洋,成千上万的色点构成气势宏大的镶

15、嵌壁画,让人 赞叹!我们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的装饰画,用来美化我们的居室, 美化我们的校园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身边有没有可用的 材料?彩纸剪贴、植物种子粘贴、蛋壳粘贴、彩色石子粘贴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搜集身边常见的可用来制作色 点装饰画物品。点的形式表现点的集合效果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去发 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三、步骤方法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蛋壳画。先了解制作的步骤、技 巧。1、蛋壳要先洗净晾干,特别是蛋壳内的薄膜要撕去。在白 纸上画出喜欢的图案。然后把图形拷贝到彩色卡纸上,卡纸的颜 色要深一些。2、用小毛笔蘸胶水涂在卡纸上,胶水要涂的厚,但不要涂 太大面积。然后掰一小块蛋壳放在胶水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