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511914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月考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辉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

2、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

3、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

4、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 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1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

5、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衰落以及在国际影响上的缺席。 B、这种心理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 C、这种心理是基于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艺术资源深厚,名篇佳作丰富而产生的。 D、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国际化的前景。 2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B、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

6、不是针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 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所以得到了毕加索的赞叹。 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来学习中国的书法,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3下列表述完全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开端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

7、C、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的书法展不多,而且很少在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举办书法展览,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D、当我国的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缺席的时候,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对其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很自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

8、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

9、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注醮:jio,再婚。 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B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C华善之 善:好,对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感恋弥至,遂以成疾 洎牧以谗诛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D后卒于家 其制稍导于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10、一项是( )(3分)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恨。后来,皇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第卷(非选择题)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译文: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5分)译文: (二)阅

11、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注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8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答: 9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2)开琼筵以坐花, 。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3) ,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白春

12、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6)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乙 选考题请从下面所给的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木 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

13、团。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