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49860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护士专业实务A1型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 A1 型题-试卷 1一、 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 损伤程度最轻的脊髓损伤病理类型是A. 脊髓震荡丿B. 脊髓挫伤C. 脊髓受压D. 脊髓断裂E. 马尾断裂 解析: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可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因无实 质性的脊髓病理变化,短时间内即可恢复。2. 在损伤当时即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是A. 颈13段脊髓损伤丿B. 胸13段脊髓损伤C. 腰13段脊髓损伤D. 脊髓圆锥损伤E. 马尾损伤解析: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患者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腹式呼吸是否存在。膈神经由 第3、4、5 节颈髓组成,其中颈

2、 4是主要成分。第1、2 节颈髓损伤时患者往往当场死亡,第3、4节颈髓 损伤由于影响到膈神经的中枢,患者也常于受伤早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 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是A. 陈旧性脱位B. 习惯性脱位C. 病理性脱位D. 创伤性脱位丿E. 先天性脱位 解析:创伤性脱位是外来暴力作用于正常关节所引起的脱位,在所有关节脱位类型中最常见。4. 因胚胎发育异常或胎儿在母体内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生后即发生的脱位是A. 新鲜脱位B. 先天性脱位丿C. 习惯性脱位D. 病理性脱位E. 创伤性脱位解析:题干所述脱位为先天性脱位,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主要由于髋臼和股骨头先天发育不良或异常引 起。5. 因关节结构遭受病

3、变破坏,轻微外力即可引起的脱位是A. 病理性脱位丿B. 创伤性脱位C. 先天性脱位D. 习惯性脱位E. 陈旧性脱位 解析:题干所述脱位为病理性脱位,如髋关节结核或化脓性关节炎所致脱位。6. 关于肘关节脱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儿童多见B. 前脱位多见C. 可触到肘后空虚感丿D.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E. 多由直接暴力引起解析:肘关节脱位以后青壮年多见,后脱位多见,可触到肘后空虚感,肘后三角关系失去正常,多由间接 暴力引起。7. 稳定性最好、最不易脱位的是A. 髋关节 VB. 膝关节C. 踝关节D. 肩关节E. 肘关节 解析:髋关节为典型的杵臼关节,结构牢固,与其他关节相比最不易发生脱位。8. 关于髋

4、关节脱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脱位多见B. 轻微暴力即可引起C. 患肢内收中立位皮牵引D. 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缩短畸形 VE. 1 个月后患肢可负重 解析:髋关节脱位以后脱位最多见;髋关节结构牢固,关节脱位多由强大暴力引起;皮牵引时应取患肢外 展中立位;髋关节可有屈曲、内收、内旋、缩短畸形;一般需要3 个月后才能负重行走。9. 小儿风湿热发病最主要的致病菌是A. 肺炎支原体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A 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VD. 柯萨奇病毒E. 肺炎链球菌解析:风湿热是一种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免疫炎性疾病。10. 患者,女,28 岁,已婚,经常饮酒、吸烟,近半年来频发不明原因

5、低热,近端指间关节肿痛,经医院 检查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患者患此病的原因是A. 与吸烟有关B. 与饮食有关C. 与女性激素有关 VD. 与饮酒有关E. 与婚姻有关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目前主要有3种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紫 外线、药物、微生物病原体等;雌激素。结合病例,该患者的可能病因是女性激素。11. 患者女, 20岁。四肢关节疼痛7个月,近2 个月出现面颊部对称性红斑,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诊断为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护理措施不妥当的是A. 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B. 坚持饭后漱口C. 少食多餐D. 优质高蛋白饮食E. 可以进食香菜、芹菜等食物 V 解析:进食香

6、菜、芹菜后会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对皮肤有害的物质,加重狼疮病情。12. 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 胆道感染B. 肝炎后肝硬化 VC. 血吸虫性肝硬化D. 酒精性肝硬化E. 肝良性肿瘤 解析: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发病原因。13. 骨肉瘤好发于A. 颅骨B. 脊椎骨C. 肱骨骨干D. 股骨下端丿E. 指骨远端 解析:骨肉瘤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70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14. 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A. 1020岁丿B. 2030岁C. 3040 岁D. 4050 岁E. 5060 岁解析:骨肉瘤以1020岁发病者居多。15. 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

7、瘤是A. 肾癌B. 肾母细胞瘤C. 肾盂肿瘤D. 膀胱癌丿E. 前列腺癌 解析: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4;1。16. 膀胱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A. 鳞状细胞癌B. 移行上皮癌 VC. 腺癌D. 黏液细胞癌E. 小细胞癌 解析:移行上皮癌最多见,多见于膀胱三角区和侧壁。17. 确诊膀胱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A. B 超B. CTC. 膀胱触诊D. MRIE. 膀胱镜 V 解析:膀胱镜检查是膀胱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能直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浸润范围等 并可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18. 癌细胞局限在膀胱黏膜内,无乳头亦无浸润

8、,称为A. 原位癌 VB. 癌前病变C. 乳头状癌D. 浸润性癌E. 表浅性癌解析:19. 决定膀胱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A. 肿瘤的浸润深度 VB. 肿瘤的组织类型C. 肿瘤的数目D. 肿瘤的大小E. 治疗方法 解析:肿瘤浸润的深度决定了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浸润越深越容易复发。20. 乳腺癌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A. 肺B. 肝C. 腋窝淋巴结丿D. 锁骨下淋巴结E. 胸骨旁淋巴结 解析:由于乳腺癌最主要的引流途径是引流到腋窝淋巴结,因此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腋窝淋巴结。21. 乳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乳房的A. 乳头及乳晕区B. 外上象限丿C. 外下象限D. 内上象限E. 内下象限 解析:

9、外上象限的乳腺组织分布最多,因此乳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乳房的外上象限。22. 乳腺癌患者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A. 粘连B. 肿物压迫C. 并发炎症D. 肿瘤侵及Cooper。韧带丿E. 癌细胞堵塞表浅淋巴管解析:乳腺癌患者皮肤出现“酒窝征”是因为癌肿侵犯Cooper韧带引起Cooper韧带收缩所导致的乳房表 面皮肤被牵拉。23. 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A. 胃小弯B. 贲门部C. 胃窦部丿D. 胃底部E. 胃体部 解析:胃癌好发部位多见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小弯、贲门。24. 怀疑为直肠癌的患者,首先应做的检查是A. 大便潜血试验B. 乙状结肠镜检查C. X 线钡剂灌肠D. 直肠指诊丿E. 查

10、血清 CEA 解析: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简便而又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约75以上的直肠癌为低位,经直肠指检可 触及。25.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A. 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B. 宫颈管柱状上皮C. 宫颈鳞一柱上皮交界处丿D. 宫颈管腺上皮E. 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区 解析:宫颈上皮是由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和官颈管柱状上皮共同组成,两者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26. 某中年妇女向护士询问子宫肌瘤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护士的解释主要是A. 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B.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C. 饮食环境D. 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丿E. 环境因素 解析:子宫肌瘤是卵巢激素依赖性肿瘤,一般认为其发生和生长与过高雌激素长

11、期刺激有关。27.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两次相等的年龄是A. 46天,46个月B. 46周,46岁C. 46天,46岁 丿D. 46 个月, 46 岁E. 46 周, 78 岁解析:小儿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 060065,淋 巴细胞约占035。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亦相应下降,生后 46天两者比例相等, 为第一次交叉;随后淋巴细胞约占06,中性粒细胞约占035,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称为第二次交 叉。2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易发年龄是A. 23 个月B. 46 个月C. 6个月至2岁丿D. 36 岁E. 612 岁 解析:正常

12、婴儿体重增加1倍前(5个月)其体内储存的铁是足够用的,故很少在6个月内发生缺铁性贫血。 体重增加1 倍后,体内储存的铁用完,婴儿以乳制品为主,而乳制品含铁极低,故这个年龄段易发生缺铁 性贫血。2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 先天性储铁不足B. 铁的摄入不足丿C. 生长发育快D. 铁丢失过多E. 铁的吸收减少解析:30. 血友病B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 训因子B. IX因子丿C. X 因子D. XI因子E. XI咽子 解析: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根据所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分为血友 病A(W因子缺乏)、血友病B(IX因子缺乏)、遗传性FXI缺乏症。31.

13、急性白血病病人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A. 免疫功能低下B. 多数化疗药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丿C. 疗程不够D. 化疗药剂量不足E. 对化疗药产生耐药性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治疗后缓解期,是由于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 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伤所致。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表现为呕吐、颈强直,甚至抽搐、 昏迷。32. 婴儿出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X10 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此时出现的贫血是A. 生理性贫血丿B. 溶血性贫血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

14、、红细胞破坏较多、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液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因素,使红细 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 0X10 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 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33. 患者女, 28 岁。印刷厂彩印车间工人。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半个月 后好转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A. 必须调换工种B. 坚持饭后服药C. 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D. 注意自我病情监测E. 若无新发出血可自行停药 丿 解析: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需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可逐渐减量,常用小剂量维持36个月。34. 患者,男性, 55岁。

15、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嘱静脉推注长春新碱。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静注时边抽回血边注药B. 外周静脉应选择粗直的C. 首选中心静脉丿D. 推注药物前,先用生理盐水冲管,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入E. 输注时若发现外渗,立即拔针解析:35. 患者女性,42岁,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年余。上周单位体检发现:Hb95g/L,初步诊断为缺 铁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类,该病属于A. 大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B. 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D.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丿E. 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较小,中心淡然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6. 患者男性,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