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9860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6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一、主要工作成效(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如“幼

2、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拟写计划。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

3、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

4、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二、存在不足:1、节奏训练的时间较为局限,不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2、幼儿节奏的听觉、记忆能力等还比较差,有待于发展和提高。三、改进措施及下阶段做法1、

5、在各种活动中贯穿节奏练习。(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听一听曲子里都有哪些节奏类型,待幼儿能准确拍出后,再让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等来学歌词。还可边读歌词边拍节奏。(2)结合语言节奏进行练习。(3)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节奏创编区,也可利用餐前的时间进行练习节奏,在各种游戏中也可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练习。2、注重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记忆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引导幼儿把自己听到的各种节奏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们,这样在无形中就能发展幼儿对节奏的记忆力。长期坚持,幼儿就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加以注意,发展对节奏的听觉和记忆能力。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二)一、指导思

6、想:本学期,音乐教研组将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大力加强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课堂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全组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从创新思路、注重实效、科学管理入手,大力加强具有本教研组特色的管理建设,不断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我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认真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切实按照学校要求按时进行教研活动,上好每一节教研课,并做好课后评议和反思总结。2.提高音乐教育教学专业基本功,积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专业化素质。3.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学习成功无捷径一书,并积极参与“

7、湖韵论坛”话题讨论,表达各人的不同课堂教学经验和见解。4.认真领悟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六个年级音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用好、用活教材。5.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使教研活动课型化、课题化。三、工作重点:1.按学校规定要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准备好一节公开课。2.组织全组教师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育教学自身专业素质。四、主要工作及措施:1.加强教研组团队思想建设,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做好本职工作。思想态度是事情成败的根源!一个人只有端正了思想态度,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方向,才能在工作中形成动力,能力,合力,产生工作的积

8、极性和热情,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提醒全组教师在工作中要克服懒惰、畏难情绪,树立自尊、自爱、自强和自信的思想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2、加强听、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老师们之间对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观摩、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研活动方法。它对于快速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我校的音乐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积极开展同学科和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听、评课活动!3、鼓励和发动全组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后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随笔和反思等,对于教师自身总结教学、改进教学,促进和提高业

9、务理论学习,教科研能力、理清思路,积淀文采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和发动全组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后反思。4、提高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教研组要努力提高每位老师的课件设计和制作能力,使音乐教室中的多媒体工具真正成为辅助我们音乐教学和提高我校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提高课堂观察技能,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性反馈,并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的微调,让不同面貌的班级,不同性格的学生在我们的音乐课上笑脸如花绽放,让音乐课成为全校学生“喜欢率”最高的课。五、本学期重要活动安排_月份1.制定学期计划2.课题组会议_月份1.小学音乐教研活动_组织教师参加

10、听课评课活动_月份1.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班班小合唱比赛_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_月份1.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_月份1.教研组工作小结2.学期小结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三)一、工作实施要点:1、在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音乐教研组形成的“团结协作、群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反思与总结,扎实有效的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使每堂课都凝聚全组老师的智慧结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2、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确立终生学习、全程学习的思想观念。要求全组老师平时多看书,看好书,不断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撰写论文。3、认真领悟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新教

11、材的编写意图,把握重点和难点,用好、用活教材。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使教研活动课型化、课题化。4、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位老师的专长,努力打造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音乐教研组。5、做好合唱、舞蹈兴趣小组工作。目标明确,注重实效,责任到人。二、本学期具体活动安排:_月份:1、召开全体音乐教师工作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2、制定本学期音乐教研计划。3、制定各年级教学进度4、制定兴趣小组工作计划,指导教师的分配,并立即开展兴趣小组活动。_月份:1、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提高备课质量。2、认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3、配合参与“集美区学年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汇编”活动。_月份:1、配

12、合区音乐质量抽测监控。2、做好_月_号区教学视导工作。3、参与小学音乐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评选。_月份:1、参赛“鹭岛花朵”合唱比赛。2、市教科院“有效作业”专项检查。3、参加市小学音乐教师备课与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4、音乐组教师公开课。_月份:1、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研讨。2、进行一次音乐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3、做好期末成绩考核工作。_月份:1、做好学期总结工作,收集本学期各种资料。2、做好教研组作期末总结。我认为只要我们音乐教研组平时能够扎扎实实地加强本教研组的管理建设,努力提高本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的计划性、特色性和实效性。在平时的工作中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我校音乐教研组的教育教学质量,

13、就一定能够不断进步,获得提高和成功!音乐教研组精选工作计划范本(四)一、指导思想:“音乐是人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机会的重要社会实践领域之一。”孩子在感受、表达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还能与外界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美妙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风儿吹过树枝的呼呼声,雨点落在窗台的滴答声,还有小朋友们踩在落叶之上的沙沙声,一切美妙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所以让孩子接触、感受音乐美,“大自然、生活”是最直观、丰富的场所。同时,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本

14、学期我们音乐学科组将认真_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沿着相城区音乐学科组的前进步伐,围绕“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确立以“感受自然、体验生活”为主的基本观念开展节奏乐活动。力求在尊重幼儿,崇尚自然的状态下,帮助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对音乐的敏感度,丰富音乐内涵,提高教师组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能力。二、活动目标:1.加强学科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节奏乐活动的把握能力。2.丰富幼儿对各种好听声音的认知和积累。3.收集、整理出各种常见的自然物品,并根据音色特点进行归纳、分类。4.对这些自然物的声音加以联想、利用,尝试设计演奏方

15、案。三、具体措施:_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徐卓娅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利用网络、书籍增强教师对节奏乐基本理论的了解,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2.另一方面,利用专题研讨会,学科组成员对实践研究中的困惑、触动,进行分享活动,抛砖引玉地丰富自我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实践能力。3.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重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如散步活动、户外体锻活动等,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中好听的声音。孩子对音乐的感受有着直观性,所以让孩子真实地去寻找、感受,加以老师的恰当引导,能让孩子在愉悦的心境中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声音美。4.教师以文字、照片、视频、录音等形式对自然界的声音资料做好记录、收集工作。5.音乐有开启智慧的作用,接触不同的生活环境,就将积累不同的感受经验,所以我们还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带领孩子走进更广阔的自然,寻找更美好的声音,积累更丰富的感受。6.注重优秀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的倾听、赏析,逐步增强幼儿的音乐灵敏性。7.结合区域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孩子音乐感受的表达开拓自由、广阔的空间。音乐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