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49615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八年级上语文教案与学案 课题:06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时间: 月 日 月 日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其次,七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美、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本文没有华美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却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学习本文后,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

2、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简朴、艰辛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活动:一字词注音溺n 佃农din nng 劳碌lo l 私塾s sh 周济zhu j 宽厚kun hu 仁慈rn c 连夜lin y 慰勉wi min 不辍b chu妯娌zhu li任劳任怨rn lo rn yun

3、为富不仁wi f b rn 二重点词语解释溺:淹没。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佃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劳碌:辛劳忙碌。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周济:在物质上给以帮助;接济。宽厚:1.宽容厚道 2.深沉浑厚 3.宽阔厚实。仁慈:仁爱慈善。连夜:当晚那一夜。慰勉:抚慰勉励。不辍:亦作“ 不惙 。不止;不绝。妯娌: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二、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1、【请你诵读】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4、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开头,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比照,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2、【概述】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如

5、此成就,和他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会了他很多,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朱德一起回忆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二经历过程,尝试参与:【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中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中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6、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设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2.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哀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整体感知】课文可以分为几局部?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局部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局部(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第二局部(第2-15段):记叙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美德,感谢母亲养育之恩。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

7、身革命。第三层(第14-15段),从三个方面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节也可归入第三局部)第三局部(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对上面的分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分歧主要是第14、15两段到底归到第二大局部还是最后,从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看,这两段应是紧承上文做总结,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应和最后两段组合在一起,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分析第一局部】1、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到达以读代讲的目的。2、范读第一段:此段情深意切,要求学生认真体会。3、思考:这一节在全文

8、中起什么作用?开篇点题,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永远回忆,既直接照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分析第二局部第一层2-8段】1、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浏览课文,把握语段的中心句。第二段:我家是佃农。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家庭环境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劳动能手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辛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

9、,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爱憎清楚2、结合课文,分析母亲的品格。1母亲十分勤劳。天不亮就起床,整日劳碌,“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挑水挑粪;2母亲简朴、能干。母亲用自家生产的棉花,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上颜色,给孩子做新衣服;母亲用桐子榨油来点灯,饭食有滋味。3母亲宽厚、仁慈。母亲没有打骂过我们,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4母亲坚强不屈,爱憎清楚。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同情劳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3、理解抒情、议论的作用。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

10、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说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学生答复,教师明确、归纳: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抒情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议论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提醒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三课堂小结,情感参与:本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四拓展升华,创

11、新参与: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9分每年的母亲节5月11日,你所在的年级都要举行一次专题班会,今年班会的主题是“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请你参与这次活动。【活动一:名言集萃】年级组将在走廊橱窗里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母爱的名言,你提供的两那么是:2分12【活动二:短信比赛】来自山东的徐佳鑫同学创写的作品?山里母亲?荣获“中国首届全球通手机短信文学大赛散文类一等奖,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上几句“获奖理由。40字左右,3分面是一篇获奖作品,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字,那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著

12、和坚韧。【活动三:真情描述】八年级6班别开生面地邀请了各位同学的母亲来班级参加“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互动活动。张小羽创作的剪纸画右图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请以画中孩子的口吻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修辞方法。4分【参考答案】【活动一:名言集萃】此题2分。例如:1父母者,人之本也。汉司马迁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活动二:短信比赛】此题3分。例如: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源自内心,排比的修辞以及文字的质朴和真切更增加了情感传递的力度。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再一次证明:最灿烂的人性之光

13、往往来自贫苦的劳动者,来自像泥土一样质朴和坚实的人民。【活动三:真情描述】此题3分。例如:我深情地望着妈妈,她的眼光就像磁石一般,她的话语也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孩子,困难能让你坚强,苦水能让你成长!今后的人生路上,有话就对我说,有泪就向我流,有苦就跟我诉吧。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有一个爱你的妈妈在看着你成长!三、课后活动:阅读课文,填写表格。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18951900年前后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

14、农妇生活1944年【第二课时】一、课前活动:一朗读课文二学生讨论表格题二、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本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二经历过程,尝试参与:【讨论表格】1、请学生展示并交流课后所填的表格后,教师再出示下表。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勤劳简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189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1944年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2、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文按时间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