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495874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湖城市建设大会议题讨论情况汇报一、如何启动滨湖新城建设1、如何高起点制定规划,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建设规划先行。“高起点制定规划,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市委曹书记在全市城市建设暨中心镇创建观摩会议上已作了很好的阐述。结合我县的实际,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在规划设计理念上要突出三个特色:龙城特色、水乡特色和生态特色。龙城特色就是现代和汉代完美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水乡特色就是引水入城,引湖入城,形成纵横与微山湖互通的城市水系,对新城区内塌陷地进行开发,形成人工湖,把沛县打造成城中有湖,湖有滨城的东方水城。生态即人在园林中,园林在城市中。二是在规划设计单位选择上要“货比三家”。至少要

2、选择三家以上全国知名规划设计院设计,好中选优。三是在规划设计程序上要广泛征求意见,专家洽谈、县人代会批准实施。2、如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投资项目,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已落地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严格考核,重点推进。3、如何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美好宜居城市创建平安沛县,打造放心的人居环境;创建生态沛县,打造安心的人居环境;争做沛县好人,打造顺心的人居环境;创建美好城市,打造舒心的人居环境。4、如何大力扩大城市规模首先,要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制约的瓶颈。继续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提供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3、二是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建设框架;三是制订政策,使人口到城区集中;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项目向城区集聚。5、如何加大城建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根据我县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城市核心区等三大板块现状,进一步研究制定长远的城建投资计划和方案,吸引相关企前来投资;二是把城建项目纳入工业项目考核,像抓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一样抓城建项目招商引资。6、如何建立城市建设和管理制度 加强和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制度,一要建立“大城管”模式的城市管理体制。城管、规划、建设、公安、工商、环保、交通、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理顺城市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一事一主管”的城市管理模式和严格的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建立“服

4、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机制。一要强化城市管理的事前服务,管理部门应提前介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各部门要互通信息紧密配合;二要探索政府管理与社会组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改变政府部门管理力量不足、效率不高现状;三要加强联合行政执法的力度,及时对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三是积极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把城市管理的“服务、管理、执法”三大职能中管理职能交与社会组织来承担。同时要明确社会组织对一些违法行为必须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以便执法部门处理,把违法违规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 四是加快制订城市建设和管理标准。包括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标准、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标准、城市街景建设和管理标准等

5、等。二、如何推进中心镇创建,促进镇域发展提档升级1、如何巩固创建成果严格管理标准,严守市容秩序,严防回潮反弹,力争让环境更优美,让城市更文明,让市民更满意。一是标准不降。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制定城管项目分类管理标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增强执法的规范性,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二是整治不停。针对创建后部分地段回潮反弹的现象,不断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地巩固了创建成果,有力维护城市环境。四是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达标的镇按照创建标准继续考核,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取消资格。2、如何创新体制、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权责对应的责任机制,确保扩权事项有效落实、规范运行。扩展便民服务中

6、心的服务功能,将中心镇及县级部门驻镇机构承接的扩权事项及承担的审批事项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进一步理顺县(市、区)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在县级财政保持一定统筹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切实保障中心镇建设用地需要,安排一定的用地计划指标,切块下达给中心镇。按照一镇一平台,每个中心镇根据需要建立 1 家以上国有独资的镇级投融资主体。3、如何推进创建进度一要自加压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进创建工作。中心镇创建是全县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创建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意义深远。二要直面困难,以创新务实的举措推进创建工作。对于创建工作中的问

7、题,要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创新地加以解决,积极运用经营城镇的理念,破解创建工作中的各种瓶颈;要广泛动员,全面参与抓创建。三要推进督查,以严格的考核落实创建工作。要按照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递压力;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如何做好美好城乡建设工作,如何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1、如何做好美好城乡建设工作一要抓好谋划研究,学习外地经验,结合实际,整体谋划、统筹考虑,形成沛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框架。二要抓住沛县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沛县滨湖产业开发,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打造特色亮点。三要做到成片做大,努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四要着手制定详细

8、的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确保城乡统筹、建设美好乡镇工作持续稳定发展。2、如何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事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深刻变革,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以来,通过不断摸索,借鉴外地经验,工作有序推进,体现了“五化”协调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群众意愿,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让城镇化的丰硕成果普惠广大群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是行之有效的推进工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坚持示范先行、示范引领,育样本,趟路子,更需要全县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只有这样,

9、才能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下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盘棋。3、如何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加快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建立四个机制为抓手,努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建立目标导向机制。以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宜家宜业的和谐家园为目标,重点围绕社区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开发区企业污染治理、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基本原则

10、,将社区、各村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同时建立对各村的督查考评体系,每月考评一次,现场打分,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及时总结,限时整改,真正建立起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宣传教育机制。抓好舆论引导,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除 “重村容村貌外观改善,轻人居环境提升”、“重村庄环境突击整治,轻常态管理机制”的现象。 四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大力推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同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四、城市建

11、设需要的体制、机制需要出台哪些优惠政策1、出台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上涨,县城房价应控制在3000元/以内。2、出台人口向城区集中优惠政策。3、出台打造湖滨新城优惠政策。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我镇虽然不是创建中心镇,但是我们将按照中心镇标准抓好城镇建设工作,全力打造美好栖山,魅力新城。一是认清形势,高度重视。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民新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进美丽乡村、舒适集镇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全县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我镇高度重视,决心把城镇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明确目标,加强责任。树立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全年目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

12、确职责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将城镇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快速推进,确保进度。进一步加大镇村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实行月督查、月汇报、月通报制度,采取定时间、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标准、定考核的办法,抓重点、攻难点、促全面,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四是突出重点,完善配套。以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以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提高居住质量,建设宜居美丽新村。五是落实规划,注重质量。严把质量、安全、模式、监督、资料、考核六关,抓紧时间、集中力量、狠抓进度、保证质量,高标准高规格完成项目建设。六是细化管理,强化安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定期开展工作巡查,加强现场监督指导,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项目保险,完善设施设备,落实安全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