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49472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2.3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4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9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5分,共72分) 1.(2011海南高考)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2.(易错题)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8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连接物体A后,弹簧长度为14 cm,现用

2、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14 cm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A.10 NB.20 NC.40 ND.0 N3.(2012洛阳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B.支持力等于(m+M)gC.支持力为(M+m)g-Fsin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4.(2012广州模拟)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OP与水平方

3、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F=mgtanC. D.N=mgtan5.(2012郑州模拟)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24 N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 N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 N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6.(创新题)2011年7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记录再创新高,成功实现下潜5 km深度.设潜水器在下潜或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海水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其中,海水浮力F始终不变,所受海水阻力仅与潜

4、水器速率有关.已知当潜水器的总质量为M时恰好匀速下降,若使潜水器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要从潜水器储水箱向外排出水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 C. D. 7.(2011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B. C. D. 8.(易错题)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球,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

5、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预测题)(14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1)小环对杆的压力;(2)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10.(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tan,若物体恰好不下滑,则推力F为多少?若物体恰好不上滑,则推力F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答案解析1.【解析】选A.以斜劈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个

6、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所以地面对斜劈没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变式备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B.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FcosC.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mgcossinD.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mgcossin【解析】选A.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C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用

7、力F推物体C使其加速运动,C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以斜面为研究对象,C对斜面的压力在水平方向向右的分力为F1=mgcossin,C对斜面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向左的分力为F2=mgsincos,则F1=F2,说明斜面与地面间无摩擦力,斜面相对地面没有运动趋势,斜面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故A正确.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1)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或向下.(2)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出拉力的范围.【解析】选C.A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外力为零,A在斜面上受五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摩擦力、拉力F,当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时, ,F22 N

8、,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F最小值为零,即拉力的取值范围为0F22 N,故选C.3.【解析】选C、D.由于m沿着斜面匀速上滑,可把m和斜面看做整体.整体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M+m)g-Fsin,f=Fcos,选项A、B错误,C、D正确.4.【解析】选A、C.小滑块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F- Ncos=0,竖直方向Nsin-mg=0,解得,故A、C正确,B、D错误.5.【解析】选A、D.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竖直方向N=Fsin30+G=24 N,A正确;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C错误,D正确;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摩擦力,B错

9、误.6.【解析】选A.由于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所受的阻力相等.设减少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Ff.在匀速下降过程中:F+f=Mg;在上升过程中:F= (M-m)g+f.联立两式解得,A选项正确.7.【解析】选A.石块受力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2Fsin=mg,所以有F=,A正确.8.【解析】选D.球的重力有两个效果,即拉细绳和压斜面,用图解法分析,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时,细绳上的拉力F2将先减小后增大,当F2和F1的方向垂直时,F2有极小值;而球对斜面的压力F1逐渐减小,故D正确.9.【解析】(1)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得:2N-

10、(M+2m)g=0(3分)解得: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环对杆的压力为: (1分)(2)对M由平衡条件得:2Tcos30-Mg=0(3分)小环刚好不滑动,此时小环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则: Tsin30-N=0(3分)解得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2分)答案:(1) (2) 10.【解析】因为tan,则F=0时,物体不能静止在斜面上,当物体恰好不下滑时,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2分) (2分) 又有: (2分)解得: (2分)当物体恰好不上滑时,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2分) (1分)又有: (1分)解得: (2分)答案:【总结提升】平衡问题的分析技巧对于平衡类问题,

11、应当首先分清是静态平衡还是动态平衡问题.(1)对于静态平衡问题,应当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解方程对结果进行讨论.(2)对于动态平衡问题,应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如果物体所受的力较少,可以采用合成的方法.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若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以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并且还有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此时可用图解法分析,即可以通过画出多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来分析力的变化,该法可以将动态问题静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使问题易于分析求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列方程求解.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