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趋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48832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与趋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与趋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与趋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与趋同创新与趋同这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创新与趋同往往相伴而行。一方面,顺应着市场经济的需要,追求独特、尊重个性、提倡创 新渐成风气。就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凭借不断进行 产品和营销的创新、并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树立起鲜明独特的品牌 形象。由此类推至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同样 离不开创新、品牌和形象的重塑。就艺术作品而言,赢得众多读者和 观众,秘诀也是为其提供了新的元素,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造和突破。 同样,一个艺人要被观众所认可,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雷 同是艺术的大敌。另一方面,时时又有扼杀个性、竟相模仿、竭力趋同的现象发生。 言行要求中规中矩、答题按照

2、标准答案、象修剪花木一样规范儿童言 行,这种教育无疑是在扼杀儿童天性,姑且不说;即从不同城市耸立 起一座座似曾相识的楼房,也可见出一种趋同倾向。在社会交往中, 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比如:流行语的流行便是有意识模仿的过程。 最初,某个词、某句话的确新鲜有趣;而一旦流行,便离陈词滥调为 时不远。使用者或许觉得自己很酷,能与时代合拍;其实,只能昭示 其语言贫乏。也显得自己不失幽默,而且合群。节日里相互点发相似 的手机短信,原因也大致如此。祝贺节日的手机短信,多是先由某人 原创,如新颖、幽默,就流行开来,被广泛使用,成了千人一腔。节 日问候是种情感表达,本应个性化,使用流行短信,情感就难免失真, 甚至虚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