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48724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F1世界杯亲历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 F1 世界杯(美国 Lost Hills 站)亲历记2016年2月4-16 日,正值中国新春佳节,亲朋好友 都在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过团圆年,我则利用这难得的假 期和高原及其学生刘梓宸飞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加 2016 年 F1 世界杯首站美国 Lost Hills 站的比赛。北美杯小试牛刀按照预定计划,我们一行人于 2月5日到达赛场。2月 份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冬季,Lost Hills站的比赛场地风和日丽, 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丝白云。不少队伍已来到赛场试飞, 有的队专门租了房车驻扎在场地,有的队还在车后挂载了摩 托车,用于模型飞机的回收作业。来自美国、英国、以色列、 俄罗斯等

2、20 多个国家的运动员济济一堂,大家都对我们的 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整个赛场仿若一个全球 F1 爱好者的大 家庭。探看赛场后,我们一行人入住了距场地 15 千米的一 家酒店,晚饭吃的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一一麦当劳。F1世界杯(Lost Hills站)一共3场比赛,第一场名为Kiwi Cup,时间是2月7-8日;第二场名为North American Cup, 时间是2月10-11日;最后一场名为Max Men In ter natio nal, 时间是2月12-14日,涉及的项目包括F1ABCPQ。 与国内不同,美国的 F1 赛事一般所有项目同时开赛,运动 员无法兼项。所以这次刘梓宸参加 F1A 项

3、目,高原参加 F1C 项目,我则参加 F1B 项目。2月6日一整天我们都在外场试飞。由于高原要用的 F1C 模型用燃油 8 日才到货,因此大家商定只参加后两场比赛, Kiwi Cup 杯全程观看比赛和学习交流。与之前的想象不同,美国Lost Hills站的F1世界杯堪称 巅峰之战,国际高手云集,竞争之激烈堪比世锦赛。光是 F1B 项目,就有安德鲁科夫、斯捷潘、库拉科夫斯基等著名选手 参加。最终 48人参赛, 5轮预赛后竟仍有 30人进入决赛。 F1B决赛按留空时间5分钟、7分钟、绝对时间进行,第二 轮决赛后仍有 8人留在场上,最终安德鲁科夫获得冠军。2 月 10 日,North America

4、n Cup 开赛。Lost Hills 是一个 非常好的比赛场地,其沙质土壤松软潮湿,早晨被初升的太 阳一晒,地表升温很快,使得气流比较稳定、转换期较短。 早10点后整个场地会出现大面积强上升气流,模型“吃” 上气流后飞得很高。在预赛阶段,有一轮我的模型在飞了 2 分10秒后提前迫降,最终实际留空时间有4分35 秒。到了 傍晚,场地仍然有上升气流,导致决赛轮次特别多。当天有 51人参加F1B项目,预赛共6轮(因有模型飞到树上,故未 进行第 7 轮),其中 41 人进入决赛。我步步为营,最终获得 F1B项目个人第10名。刘梓宸和高原因预赛丢分,遗憾无缘 决赛。2 月 12 日进行的是 Max M

5、en International 牵引项目的比 赛,我队刘梓宸参赛。因为赛场气流稳定、号位间隔短,所 以他采用了直线牵引的方法,由其助手高原判断气流。在这 场比赛中刘梓宸发挥稳定,最终获得青少年组冠军。13 日是 F1B 和 F1C 项目的混合赛,共 56 人参赛,38 人进入决赛。 决赛按留空时间 6 分钟、9 分钟、10 分钟进行,我很荣幸地 获得了个人第 2 名,高原居个人第 11 名。至此,美国 Lost Hills 站的比赛圆满结束。“打凹”机翼引关注在两场美国 Lost Hills 站的比赛中,我使用的主机装备了 一副 1986 年制作的“打凹”机翼,滑翔性能很好,引来不 少国外选

6、手围观。好几个人听说机翼已经 30 岁了,啧啧称 奇。他们用手摸着“打凹”机翼,都说机翼做得棒。我的偶 像一一安德鲁科夫也在其中,他端详了片刻,评价道:“机 翼虽然采用了过去的工艺结构,但做工精湛”。20 世纪 80 年代,我和董坤江实验性地将机翼上弧表面 沿翼弦方向加工“打凹”,取得了效果。关于其中的缘故, 我有一些猜想,在此供有兴趣的专业人士研究参考。1. 扰流作用 机翼采用的是“蒙纸-框架”结构,其间加了不少斜撑段, 使得蒙纸表面凹凸起伏,对流经的气流有扰流作用。2. 导流作用由于“打凹”机翼每两个翼肋间的高点是翼肋,两翼肋 中心点是低点,因此沿翼弦方向形成一个个导流凹槽。其效 果与安装

7、在机翼上翼面的导流板相似,可阻拦气流从翼根向 翼尖滑动,减小翼尖涡流,最终减小机翼诱导阻力。3. 翼面积和翼展增加根据升力公式,机翼的升力与翼面积、翼展成正比。在 投影翼面积和投影翼展相同的情况下,“打凹”机翼的实际 翼面积和翼展大于普通机翼。而我觉得正是这一点增加量, 提高了“打凹”机翼的升力,进而影响整架模型飞机的滑翔 性能。自由飞最新动态在 2015 年 F1 世锦赛上,组委会曾通知参赛队, F1C 项 目的赛制将在 2016 年发生变化:预赛由 7 轮改为 5 轮,动 力时间由 5 秒改为 4 秒。作为 2016 年世界杯的首站,美国 Lost Hills 站的 F1C 项目采取了一个

8、折衷方式:依旧采用 7 轮 制赛程,但动力时间改为4秒。参加F1Q项目的运动员凯恩 斯是FAI的工作人员,他的解释是考虑到赛制刚刚变化,本 次大赛组委会专门向 FAI 申请了这一折衷的比赛方式。高原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测试 4 秒动力时间规则下模型飞 机的滑翔性能。在试飞时,几乎每一轮我都会帮他掐表,考 虑到发动机尾音的问题,最终把动力时间定格为 3 秒 3。在 赛场上,我们也仔细观察其他队伍的模型器材。美国 Lost Hills 站 F1C 项目的参赛运动员约有 20 人,其中 4 人使用固定机 翼、减速发动机的模型飞机;两人使用带襟翼的机翼、减速 发动机;其余人员均使用折叠翼。可见在这个项目里

9、,折叠 翼模型飞机已经成为趋势。最后一轮决赛在澳大利亚籍运动 员罗伊和乌克兰籍运动员萨沙间展开,两人都采用了中单翼 全碳折叠翼、直驱发动机的模型飞机。赛后技术交流美国 Lost Hills 站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国外运动员的竞 技心态非常好。虽然场上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但是气氛一 直很融洽。在F1C项目最后一轮决赛前,罗伊与对手萨沙相 互拥抱,还商量好了同时出手。比赛结果出来后,第二名主 动与第一名握手,两人的情谊如兄弟一般。他们不仅爱“飞”, 而且懂得享受比赛过程。在赛场上,我见识了不少用在模型上的高科技。 F1B 高 手安德鲁科夫能通过“心电图”找气流,工具是一个平板电 脑;法国队的模型追踪器用的是GPS,不仅能显示方位,还 能显示高度和距离。参加这次比赛,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技 术,而且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临场心态和经验,回国后又有 幸与张文义教练和吴芸生老师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这次F1世界杯能够顺利成行,离不开国内F1模友的帮 助。备战本次比赛时,吴芸生老师热心地教我改造机构、调 试模型;在整个赛程中,领队高原一直在无私地付出;比赛进行时,移居美国的大哥陆存志和二哥焦力富还专程来到赛场观战。在此感谢所有帮助、关心我的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