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487105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发表时间:2011-10-9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8期供稿 作者:周九星 导读 在数学课堂中,为数学学习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摘要:新课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分析了在新课改过程中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作者简介:周九星,任教于江苏省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其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实践和学习中,发现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并进行了总结。现在就教学中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虚假、牵强 在数学课堂中,为数学学习

2、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创设合适的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学习。但虚假、牵强的情境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怀疑、反感,效果适得其反。 片段一: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展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还是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

3、图形吗? 生:喜欢(集体大声地)! 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 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静心反思,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片段二:在苏科版有理数乘法运算中,在探讨两个负数相乘的问题时,有位上公开课的教师这样创设了问题情境:某天,从早晨6点开始,一实验室内的温度设置成每两小时降低2,到12点,实验室内的温度控制在0,问上午9点,温度是多少?如果记温度上升为正,12点以后的时间为正,那么,每小时温度降低2可以记为2,12

4、点以前的时间,如9点可以记为3小时,这个时刻实验室内的温度用乘法公式表示为(2)(3),而事实上9点实验室内的温度为6,所以(2)(3)=6。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谓用心良苦,但问题是学生对温度和时间的正负有这样真实的感受吗?结果越听越糊涂,对于这样的情境创设不要也罢。因此,在课堂上少一点矫揉造作的情境设计,而从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追求能使学生体验到自然、真切的情境。因为只有自然的才是永恒的,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实与可信,进而满腔热诚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 二、教学过程的按部就班 无论哪一堂课,教学过程必然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内容,整堂课的完整、顺畅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教师们习惯性的期望。为能在

5、课堂中顺利完成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如果在课前已经完成细化的教学设计,则可认为,一个相应的有待实现的教学过程也基本“完成”了。如果原先在备课纸上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时受到了阻力(可能学生的反应出乎意料或者对学生现有的水平估评有偏差),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教师通常以他们的权威“扫清”学生所产生的障碍,或者以婉转的教学技巧回避他们的反应,甚至一旦发现学生回答的思路不对就立即介入“纠正”,以保证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实施。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下面列举些有代表性且经常发生的教学片段: 片段三:在讲授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问题一节时,教师一直强调解题的通法:先列方程求出一次函数的解

6、析式后再代值计算。所以教师用powerpoint软件打出这样一道题目:邮局规定平信重量不能超过20克,如果超出20克需要额外收取费用,所取的邮资与信件重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如果有人需要邮寄35克的信件,他需要付多少邮资? 问题提出不久,就有学生举手,教师叫起一名学生,他这样回答:“我觉得从20克到50克增加了30克,而费用增加了0.9元,那么每增加1克就要多付0.03元,所以35克的信件总共要付 元。”教师听完以后未加评论就请他坐下,又接着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然后又有学生回答说,先设函数解析式为 ,由图象得方程组再解出 和 即可。教师对此大加赞赏,并规定以后就必须按照这样的步骤解题,然后用po

7、werpoint展示事先编辑好的具体书写过程以作示范。 片段四: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观摩了一节小学认识人民币的公开课,虽然是小学教学,但是一下情景对于中学教师一点儿都不陌生。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

8、),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 本来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确定的。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真正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被教师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教师只关注了与自己的观点一致的学生,而忽视抱有其它不同想法的学生,这显然挫伤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长此以往,他们将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或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合乎“规范”的解法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没有十成的把握就不要举手发言以免耽误老师

9、的时间而受责怪,数学问题的答案都是预先人为设计好的并且有唯一的标准,任何与标准不符合的解法都是错的。 三、小结 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及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归还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当然,让教师放弃教学预设是行不通的,这导致的将是课堂教学的放任和低效。但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应当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伸缩空间。有时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可以搁置、放弃或者调整部分预设,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自由,教学设计要精心但却不能精细。 参考文献:1张同语,李茂余.关于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J.中学数学杂志,2005(4). 2史保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213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