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4854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我们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从现实需要来看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区的小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够深刻,或课堂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过程形式化,或教师迷信于讲、练、迷信于死记硬背,或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改理念下,客观的要求与低效的课堂教学已形成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二、从改革需要来看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

2、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支撑和归结。第三、从发展的需要来看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

3、要的意义。二、概念的界定教学:按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活动,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活动;一种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是师生双方的矛盾和依赖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师生双方的交互过程。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

4、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获得广泛的知识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三、研究的目标、内容1、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观的指导下,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3、探索教学管理精细化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管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重点以课

5、堂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为主,通过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等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2、调查研究法。(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3)调查有效性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

6、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周期为一年(2013年3月2014年2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提出课题,设计方案阶段1、阅读有关资料,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2、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3、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第二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2月)1、认真落实教学环节。课

7、前精心备课,做到细致全面、重点突出、语言精练。课堂上知识讲解准确明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到“让学”。课后认真总结,不断反思 ,使自己不断进步。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进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应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重视上好每节课。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主动探索,均有所获。语文课堂就要注意字、词、句、段、篇在

8、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落实情况,数学课堂应设计的要重视引导、提问、讲解、训练的设计必须有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3、注重习惯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成就人生。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等,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4、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但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恰当,要有“度”。5、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如上优质课、认真进行评课;优秀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同时也要写好阶段性小结。6、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要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可以从看书阅览材料中搜集,也从教育教学如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编拟的教案等;主要从课堂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效果分析,做好教学反思等。还可以从评课、作业、课外活动及课外阅读中搜集和积累资料。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1、整理课题相关材料2、做好结题总结。七、成果形式1、研究报告、经验论文2、案例集3、教育典例照片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情况课题组织机构组 长:副组长:主研人员:协研人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