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4854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 三河镇坐落在泸西县的北部边缘,处于红河州与曲靖地 区交界处,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二万四千余人, 在职教师 350 余人,全镇在校学生三千余人,但全镇70%的是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全镇范围内没有一座现代化 的工厂、企业,甚至就连私营作坊也没有,人民只是靠种地 和出外打工维持生计。因此,全镇学生辍学现象严重,为了 具体了解我镇学生辍学的现状和原因,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访 了我镇的很多学生家长、 学生,以及学校和校区的有关领导。 对我镇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镇小学 XXXX学年下学期1 6年级学生辍学人数的统计:一年级:学期开学总数524

2、人,学期结束总数 478 人,辍学人数 46 人;二年级:学期开学总数472 人,学期结束总数 435 人,辍学人数 37 人;三年级:学期开学总数436 人,学期结束总数 412 人,辍学人数 24 人;四年级:学期开学总数456 人,学期结束总数 425 人,辍学人数 31 人;五年级:学期开学总数 447 人,学期结束总数 428 人,辍学人数 19 人; 六年级:学期开学总数 439 人,学期结束总数 417 人,辍学人数 22 人; 从以上统计中可看出:三河镇小学在学期开学时,学生 总数达 2771 人,学期结束时,学生总数 2595 人,辍学人数 共 176 人。另外, 我又走访了

3、我镇唯一的一所中学, 该中学 XX 年 9 月 XX 年 3 月辍学情况是这样的:初一年级:学期开学学生总数 425人,到 3月份只有 356 人,辍学人数达 69 人初二年级:学期开学学生总数 410人,到 3月份只有 348 人,辍学人数达 62 人初三年级:学期开学学生总数 350 人,到月份只有 297 人,辍学数达 53 人,从以上统计中可看出:该中学在学期开学时,学生总数达 1265 人,学期结束时, 学生总数 1001 人,辍学人数共 184 人。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 今天,辍学率仍如此之高,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 的注意,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4、。通过我这近半年时间对大量学生、学生家长、教师以及 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查,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部分农村落后地区,农民 家庭生活比较贫困,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还承担不起 一些学习费用,如校服费、保险费等。虽然国家的“两免一 补”政策有所倾斜,但有些家庭子女多,两三个子女在校读 书,而家里耕地面积少,无经济来源,就更承担不起这些学 习费用,这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二、家长教育意识淡薄。目前在大部分农村落后地区的 农民群众中,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教育 法规没有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再加上人

5、民群众无知识、 无文化,思想觉悟低,依法办教育、依法送子女读书得不到 更好的落实。他们认为不送子女上学读书,是父母亲自己的 事,是家庭的事,别人无权干涉,有的家长虽然得到了帮困 资金可仍不让子女上学,他们只图眼前利益,他们认为上学 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打工或者留在身边帮忙干农活,孩子长 大了出去打工或帮家里干农活,可以缓解家里的压力,而读 书即使考上了大学也没钱上,他们没有想过只有知识才可以 改变他们一切。因而,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入校学,或中途辍学。 1 2 3三、成绩差,厌学而辍学。有些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 成绩比较好,而进入中学后由于科目增多,作业量也增多, 加上学生本人贪玩好耍,不愿刻苦学习

6、,当学习或生活中遇 到困难时,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退却而辍学。有的学生受到 老师的批评后,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用不学习和逃学来对 抗老师。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越来越差, 纪律也差,最后变成了“双差生”而辍学。四、办学条件差,教学方法和教学落后,因而失学。大 多数农村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原因,交通 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致使山区学校教具缺 乏,文体设施差,没有教学仪器,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初中规模较小,办学条件差,有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进不了初 中,导致初中入学率上不来。五、其他原因。如:有些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大,有些学 生因受传统风俗的影响, “早婚早生早享

7、福” 、“多子多孙多 富贵”的封建意识还比较严重,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早婚现象。 因此,在初中阶段较早回家做家务、干农活。原因有两点:第一农村落后地区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还没有走出 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一些山区群众无知识,无文化,致富无办法,只顾眼前利益只想减轻家庭负担,过早的让子女辍 学回家劳动。第二,由于当今时代出现教育并轨,大部分山区农民认 识不足,他们认为孩子读书,成绩再好,考取中专、读书费 钱,毕业不包分工, 没啥意思, 不如回家干劳动, 从而辍学还有个别学生因严重违规违矩而被劝退,还有个别学生 外出打工等。上述几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山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在

8、少数民族山区,由于历史、文 化、交通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适龄儿童不入学,在校学生 辍学是当前教育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因而发展农村落后地 区基础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农 村落后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是动员适龄孩子入学 和杜绝学生辍学。有关部门应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法结合本地 区的实际制定一些措施和办法,从而促进边远山区民族地区 的教育发展。在目前,解决农村落后地区学生失学的问题,可从以下 三个方面下功夫:1、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是要从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 发展经济入手。我曾经问一个孩子, “你是否想过别人为什 么那么富而你们却那么穷?是否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 变自己的命运?

9、”“没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思想意识的落后, 思想的麻木不仁,是造成很多学生辍学的最根本的原因,因 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地区中小学生严重辍学的问题, 最根本的是要启发广大学生家长的思想觉悟,发展本地的经 济。2、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 、村民委员会的党 政领导要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落实九年义务教 育分级管理的责任。广泛宣传教育法规,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和云南省的实施办法的宣传和教育。认真实施、依法 治教,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民族文化落后的地区,越要坚 定不移地依法治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接受教育是 国家赋予每个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1 2 33、开展丰

10、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4、要尽可能多渠道筹措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尽可能 减免农村落后地区学生的学杂费,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给予扶持,献出一片爱心,建立 贫困地区民族学生奖学金制度,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 学。5、加强德育教育。山区民族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小 农经济家庭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 有较明确的学习方法和目的,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因而学习不刻苦,成绩普遍都差,针对学生这一思想,教育 主管部门、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 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法规教育中,要特别对 民族学生加强德育工作,经常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理想道 德、法律法规教育,切实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从而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 华的责任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而 刻苦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广泛的调查和走访,给我内心以极大的震动,他也 使我不得不思考很多问题,也是我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的 任重道远,中国教育要能够有一个长足的发展,需要全国各 阶层人士的公共努力。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