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48463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开展规划 二 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 第一节 开展成就 1 第二节 面临形势 3 第二章 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开展目标 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4 第二节 根本原那么 5 第三节 开展目 标 5 第三章 主要任务 8 第一节 构建循环经济开展体系 8 第二节 推进企业、园区和社会的循环开展 11 第三节 形成循环经济开展长效机制 12 第四章 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12 第一节 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 13 第二节 油气化工循环开展 14 第三节 “城市矿产 资源化利用 15 第四节 再制造产业化 16 第五节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17 第六节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18 第七节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19 第五章 区域开展重点 20 第六章 保障措施 23 第一节 加强制度建设 23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撑 23 第三节 严格组织实施 25 第四节 深化宣传教育 26 前 言 开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科学开展观的本质要求, 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为 推动我省循环经济规模化、 产业化开展, 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 期间 我省循环经济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的主要依

3、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开展成就 “十一五 期间, 在省委、 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 积极落实党中 央、 国务院开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 深入探索循环经济开展的有效模式, 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着力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化开展,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0.31% , 全省以年均8.7% 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13.7% 的生产总值增速;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5.43% 和12.93% 。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

4、 标任务。 1 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到达45% 和40%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5% , 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到达73% 和83%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达75% , 建筑废弃物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共培育并认定了780余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试点示范有序开展。 国 家先后批准我省2个国 家级试点 园区、 6个国家级试点企业。 我省在6个市、 58个县市、 区, 22个园区和90个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 开展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矿产 等试点示范, 为全面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开展提供了珍

5、贵经验。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实施了川威钢铁集团含钒钛钢渣综合利用、五粮液集团酿酒废水综合治理等一大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工程、重点节能工程, 促进了循环经济的整体推进。积极推进清洁开展机制工程 CDM , 共有272个工程 获国家批准, 总数居全国第二, 年碳减排量居全国第一。清洁生产稳步推进。 在重点行业、 重点地区和148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739个, 确定了19家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效劳机构, 完成了18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 初步建立了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机制, 有力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政策不断完善。 制定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展 2 循环经济的

6、实施意见?川 府发 2022 38号 等指导性文件, 出 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开展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循环经济的开展。 “ 5 12 ” 汶川特大地震后, 又出台了促进灾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政策性文件, 灾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到达70% 以上、处置率达100% , 有力地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循环经济宣传活动, 营造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气氛。 全社会对开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循环经济由理念变为行动,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初步形成。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二五 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

7、会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我省加快开展的战略机遇期。 我省循环经济开展既面临良好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开展, 将开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对循环经济开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 投资、 税收、 金融扶持政策, 为 我省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宏观环境。国家合理控制资源消费总量和加大节能减排力 度, 也迫切要求我省加快开展循环经济, 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开展方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 3

8、大开发, 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 加大长江上游生态平安屏障建设力度, 为我省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开展环境。 省委、省政府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未来开展的重要战略,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促进人口 、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开展, 为我省加快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省工业化、 城镇化的快速开展, 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 对开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省循环经济开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 还面临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缺乏、 鼓励政策和监管措施有待加 强等诸多 问 题和 困 难。传统的开展方式、 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也

9、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开展。我们必须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妥善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加快开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开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 以科学开展为主题, 以 加 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 主线,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根本国策,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根本要求, 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实施重点工程为突破口, 加快建设循环型企业、 循环型园区和循环型社会, 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 导、企业主体、全民参 4 与的循环经济开展体制机制, 全面推

10、动我省循环经济开展,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节 根本原那么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积极运用 法律法规、 产业政策、 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开展的鼓励约束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开展的支撑作用,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发挥制度创新对循环经济开展的促进作用, 加快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开展的法律法规, 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坚持示范带动和重点突破。 发挥试点企业、 试点园区

11、和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循环经济由试点向示范推广转变。 以循环经济开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为突破口, 推动全省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开展。 第三节 开展目 标 总体目 标。 到2022年, 根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节约利用体系、 资源再生利用体系、 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示范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开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有效的鼓励约束机制。融合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效劳业循 5 环经济和社会循环经济, 从企业、园区、区域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形成布局合理、互动开展、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开展格局。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12、。循环型产业体系根本形成。 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更加丰富和完善, 工业循环经济开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业循环经济开展层次进一步提升, 效劳业循环经济开展领域进一步拓展, 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效劳业互动开展局面根本形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立, 资源再生利用比重有较大提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到达72% , 秸秆综合利用率到达80% 。 “城市矿产 资源化利用加快开展, 再制造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资源消耗大幅降低。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在2022年的根底上下降16%

13、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3.5%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均到达国家要求。废物排放明显减少。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到达国家要求。 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分别控制在123.1 、 13.31 、 84.4和57.7万吨以内, 分别比2022年减少7.0% 、 8.6% 、 9.0% 和6.9% 。主要指标。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我省实际, 6 细化了“十二五 时期循环经济开展目 标, 制定了4大类、 17项具体指标。 专栏1四川省“十二五 循环经济开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规划指标值 2022年2022

14、年指标性质资源产出指标 1资源产出率 元 / 吨 比2022年提高15% 预期性 2能源产出率 亿元GDP/ 万吨标煤0.78 0.93预期性资源消耗指标 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 万元1.275 1.071约束性 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 / 万元1.996 1.527约束性 5 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 万元136 120约束性 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 万元 到达国家要求 约束性 7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41 0.45预期性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57.5 72预期性 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 % 25 30预期性 10 集约化畜禽粪便处理率 % 95预期性 11秸秆综合利用率 % 59 80预期性废物排放指标 12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到达国家要求 预期性 13工业废水排放量 亿吨10.52到达国家要求 预期性 1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32.4 123.1约束性 15氨氮排放量 万吨14.56 13.31约束性 16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92.7 84.4约束性 17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