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479417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 题 实 施 方 案一选题意义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根据小学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及人的遗忘规律,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由于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暂时联系的痕迹,但是过了一些时间,这些痕迹又会逐渐模糊,产生遗忘;而且学生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必须有个反复;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编排考虑儿童年龄及认知结构特点,不能完全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编排,许多知识是在不同的阶段甚至在不同的年级分散出现的,所以就要把这些分

2、散的知识通过复习课有机地加以整理,概括提高,以体现其知识的系统性。如果各个知识之间互不联系或联系甚少,这些知识就不能有序地保留在记忆里,只有注意从不同角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组成有机整体,才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所必需的。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目前,教师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有的提出复习课要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系统化。有的指出复习课要理清“脉络”,分清主次,加以概括,以简驭繁,不仅巩固已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使知识温故而知新,并且查漏补缺,达到融会贯通。这些都具有一定

3、的借鉴作用,仅从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考虑得比较多,追求的是一种接受知识、形成技能的“高效益”、“高效率”。因而造成目前课堂上的复习课还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作业份量、考试与评价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学生没有商量选择、探索追究的余地,致使学生的复习处于被动、不情愿、不满或强制的学习环境之中,这样只会抑制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充分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得到主动发展。其实学生来到教室里学习,头脑里不是一片白纸、一无所有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学习模式、思考方法,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宝贵资源与宝贵经验。因此,教师不可能单方面设

4、计符合学生要求,尤其是符合全班学生要求的复习课教学方案而必须有学生的帮助,必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协商探究已经知道哪些内容?应该复习哪些内容?怎样复习?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复习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促使数学复习课淘汰一系列扼杀人格及个性发展的“非教育”方法,如满堂灌、机械重复、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等,使复习课不再是单以完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任务为满足,而应该是有利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尤其是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经验,真正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发展。二课题界说有效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要求

5、课堂上所有成员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带着各自的观点、需要、设想与问题,为了大家都满意的复习过程和复习结果献计献策,共同探究,这样的课堂复习师生共同协作、商量、探索、研究,共同确定复习哪些内容,怎样复习,这样师生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和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构建协商探究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教师创设一种共同协商探究的教学氛围,精心设计重组复习材料,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需要、兴趣、能力以及满足他们更喜欢做的方式和去做的意图,精心设计让学

6、生和教师一起来作出复习的决定,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与结果上真正投入精力,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力求达到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复习意愿的连结,复习手段和复习结果的共识,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来学习者最佳的复习可能性,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三理论与实践基础(一)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提出的“合作教育”,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确定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你不会学习,我来帮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本课题研究吸纳“合作教育”的精华,通过协商,使小学生乐意参加教师和同学共同进行探究的复习过程中来

7、。因为学生想学习时,他们会努力学,会学得更好,并且他们愿意学什么,就意味着他们更需要学什么,假如学生在复习中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争取自己解答,他们才是复习课的主人。通过协商探究,学生能理解学习权力的意义以及所进行的学习工作,并由此对复习工作承担义务,复习则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复习,因为信息可以强迫接受一些,但数学复习中的理解则不能,而必须由内部进行。(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是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必须有个反复。因此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知识的

8、沟通、归类、整理。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体现其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三)我校的国家级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已经结题,获得了国家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课题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程序、基本策略,课堂上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上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学习结果的整理、总结、展示等,自始至终都是协商发现共同探究解决的,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四)市教育局提出的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在实验教师中已得到认真学习贯彻,我校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工作也已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方面平

9、时积累了一些经验,多次上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集思广益,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撰写复习案例。我们的疑惑也很多,如复习课有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复习课中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复习课中如何让学生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复习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如何把更多的复习主动权让给学生,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四研究的设计(一)研究对象我们着重研究中年级、高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实施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复习过程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全班交流等。只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开展复习,课堂上通过师

10、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协作、协调,才能满足各种层次学生复习的多种需求,才能培养学生在复习课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研究内容1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课堂一般教学模式的建立。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复习教学的课堂有效性。3不同类型小学数学课的复习。4小学数学复习课一些课堂策略的提出。(三)研究方法1本课题选择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即计划实施反思调整,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本研究不强调严格控制条件,而是重视及时反馈、及时修正,边计划,边行动,边调节,边实施,边总结,直到解决问题。2本研究辅之以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观察访谈,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学生的复习起点、复习

11、意愿、复习能力、复习效果,师生间达到积极有效的互动,促进自主高效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并要求每位课题研究教师分别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相应的跟踪分析研究。(四)研究步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2007年3月到2007年7月)。学习资料,收集文献,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分析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状况及学生主要学习行为、学习状况,初步确定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模式,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从2007年8月到2010年3月),进行实践的探索、过程的调控,通过各种类型复习课的尝试、反馈、分析、调整,建立完善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操作程序及一些基本策略。第三阶段:成果汇总,(从2010年4月到2010年10月),整理资料,反思总结,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相关论文,整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五、课题管理:课题领导:袁炳陆职责: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课题组长:职责:负责课题方案的撰写,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过程的具体指导、实践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师:职责:参与实验过程,落实实验内容,收集汇总实验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成果等撰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