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47890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6标段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编 制: 审 核: 批 准:中国港湾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6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年十一月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明确铁路桥梁测量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原地面处理作业施工。2 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19 )(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 10601-2019 )(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9160 号) ( 3)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16

2、0 号) 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杭长客专HKJX-6桥梁施工测量,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连续梁测量及桥梁沉降观测。4 准备工作( 1)各工区根据设计院给出的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计算出墩位在独立施工坐标系的墩中心坐标、墩身轴线坐标及轴线方位角。( 2)将计算好的坐标报项目部工管部,复核后的坐标方可使用。(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辂: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同时检查测量工具携带是否是完备,如:计算器,卷尺等工具。5 作业流程桩基,承台,墩身的施工测量的作业流程分别如图5.1 、 5.2 、 5.3 所

3、示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施工控制资料测站点的选择放样通知单检核放样埋设护筒护筒复测检核有问题调整护筒交样资料归档图 5.1 桩基施工测量作业流程5.2 承台施工测量作业流程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施工控制资料放样数据准备及测站点的选择放样通知单有问题检核放样立模模板检查检核有问题调整模板交样资料归档5.3 墩身施工测量作业流程6 桥梁施工放样6.1 桩基施工放样:桩基测量按如下要求施测:( 1)桩基础坐标经工区内部及项目部复核无误后,将坐标直接传输入仪器内,现场放样时须将仪器内所存坐标和坐标表中的坐标进行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放样。放样时须对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2)桩基础放样应连续测设相邻

4、3 个墩台的中心桩,然后对施工墩台的所有桩基础进行放样,并复核墩台的跨距及桩间距,无误后才能进行护筒的埋设,护筒允许偏差:顶面位辂5cm ,斜度1%( 3)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的定位桩应及时恢复并进行复核。( 4)护筒埋设前由中心桩引出十字护桩并保护好护桩,护筒埋设后应再次放样桩中心,复核护筒位辂及护桩,若护桩出现偏位及时调整。复核无误后报检监理,同意后方可 施钻。( 5)护筒埋设后应测设护筒顶标高并做好记录。( 6)桩基报验资料经工区测量队长复核无误后上报监理。6.2 承台施工放样6.2.1 基坑开挖的及桩基竣工检查:( 1)在施工放样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点。根据墩身和控制点的关系选择适当

5、的控制点架设仪器,并选择后视点,在选取择后视点的时候必须注意测站点与后视的距离应大于测站点与放样点的距离。在放样时必须有第三个控制点作为检核点。( 2)根据内业计算所得到的墩中心及承台角点坐标,在实地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其精度应控制在5cm 以内,并作好标识,同时做好护桩,护桩采用两根交叉的方向线进行;用水平仪或全站仪测量地面的标高,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坑的开挖的深度。( 3)当承台基坑挖完后,用水准仪检查基坑底的标高,基坑的标高必须满足要求,基坑底的标高与设计的标高应控制在5cm 以内。( 4)基坑挖好后在桩基上放出桩顶设计标高,以控制风镐凿除的桩顶标高。桩顶处理完毕后,应用全站仪测量桩中心平面

6、坐标,做好记录,与设计桩位坐标对比,同时做好桩基竣工资料。用水准仪检查桩顶高程,并做好记录。( 5)基坑挖好后在桩基上放出桩顶设计标高,以控制风镐凿除的桩顶标高。桩顶处 理完毕后,应用全站仪测量桩中心平面坐标,做好记录,与设计桩位坐标对比,同时做好桩基竣工资料。用水准仪检查桩顶高程,并做好记录。6.2.2 承台立模的测量工作( 1)在承台立模前应根据内业所计算的坐标,在实地用全站仪放出承台轴线及承台角点桩。承台轴线桩应牢固,同时引十字线做好护桩。用钢尺检查承台角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并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应符合承台的尺寸的几何关系。( 2)承台立模前,应对承台轴线点进行校核,如果承台轴线点有移动的现象

7、,应用全站仪重新检查,如果确认轴线点已移动,应重新放样,同时应对已放轴线点及承台角点 全部校核。(3)立模前应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平整度应控制在土5mm之内,模板尺寸偏差在-5mm至+10mm内。( 4)模板板立好,应再次检核承台轴线点及承台角点的可靠性。确认轴线点无误后,可根据轴线点检查模板轴线以及墩身预埋钢筋的偏位情况。( 5)调整好的承台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表 6.2.2 承台模板及墩身预埋钢筋允许偏差( 6)根据设计标高用水准仪在模板上放出承台顶面混凝土标高,并用油漆做上记号。混凝土灌注前应预埋沉降观测桩,露出承台表面约23mm。( 7)测量结束后,观测员检查原始放样记录,计算资料

8、,并签字。测量负责人逐一检查原始放样记录与设计文件进行对比,同时检查点位之间的几何关系,验证放样点位的准确无误。( 8)填写测量放样单。6.3 墩身施工放样6.3.1 墩身轴线放样( 1)根据墩身和控制点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控制点架设仪器,并选择后视点,在选取择后视点的时候必须注意测站点与后视的距离应大于测站点与放样点的距离。在施工放样中必须有第三个控制点作为检核点。( 2)根据内业计算所得到的坐标,在实地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点确定后在承台上做好标记。( 3)对做好标记的点位进行复测,确定点位无误后,用油漆做好标识。( 4)用墨斗弹出墩身轴线及墩身模板边线。( 5)根据放出的墩身轴线和

9、模板边线点检查墩身预埋钢筋的偏位情况。( 6)根据设计图纸用水准仪放出墩身模板的底面标高。( 7)为了保证放样工作的质量,在实际放样过程中精度必须保证在:轴线点位偏差小于 3mm, 模板边线的偏差小于5mm, 墩身模板的底面标高偏差小于5mm。( 8)在放样过程中应对测量的观测值、部位、时间、观测人等进行记录,并且现场将放样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放样完成后还应在内业检查放样数据,以保证点位无误。6.3.2 模板的检查:( 1)根据墩身轴线点位及模板边线点位立好模板后,应对模板进行检查校核。( 2)轴线及模板边线的检查:用卷尺将模板直线段进行分中,用全站仪测量模板中点的坐标,并计算其与纵轴线的距离

10、,同时测设模板直线段四个角点,并计算其与模板边线的距离情况。若不合规范则应对模板的轴线位辂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3)标高及平整度的检查:用水平仪测量模板上端的平整度,并调整模板,使上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用水平仪进行检查。同时测量第一节模板的标高并与设计标高,并进行比对,若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4)对于空心墩,若采用分节灌注,在每节墩身混凝土灌注前必须检查模板的轴线及标高;对于采用多次灌注的实心墩,灌注前也应检查其轴线和标高,若不符合规范要求则应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5)调整好的模板应达到下列要求:表 6.3.2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6.3.3

11、 支承垫石的放样:(1)支承垫石模板安装前应用全站仪在墩顶放出垫石模板的轴线和预埋孔位辂。( 2)墩顶高程控制点的测设:在墩顶布设高程控制点,采用悬挂钢尺、两台仪器同时观测的方法测设墩顶高程控制点,使其作为控制支承垫石的高程控制点,在测设过程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测量,其高程值采用两次仪器所得高程的平均值。(3)模板就位后应对模板的位辂进行检查,其要求与墩台模板要求一致。若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先调整较短的轴线边再调整较长的轴线边。(4)根据墩顶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放出支承垫石的顶面位辂,用油漆做上标识。( 5)支承垫石的高程及预留孔应符合下表要求:表 6.3.37 竣工测量7.1 桩基

12、竣工测量桩基竣工测量按6.2.1 步骤 5的要求进行。7.2 承台竣工测量新建杭长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6标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承台施工完成后,测量其角点的坐标、高程及平整度,并与设计值进行检核。7.3 墩身竣工测量( 1)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轴线,墩身边线,测量已完工墩身边线与设计边线之间的距离;用靠尺检查其平整度。( 2)用全站仪测设支承垫石的预留孔道及轴线。( 3)用水准仪测量墩身的高程,以及支承垫石的高程及平整度。7.4 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整理竣工资料并归档。8 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控制桩的保护,测量员应告知施工人员控制桩的具体位辂,并叮嘱其在施工过程中注

13、意保护,确保控制桩不被破坏。( 2)测量仪器必须经具备仪器鉴定资质的专业检定机构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在日常施工放样过程中应不定期对仪器的各项精度指标进行检查,若有超限则应及时校正。( 3)测量放样用的坐标必须经过工区内部复核并报项目部审核,确保结构物放样坐标的准确性。( 4)在坐标换带区域应特别注意结构物放样坐标与控制点坐标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5)在测量过程中,对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记录应字迹工整,内业应复核各种测量数据的正确性。( 6)对所放桩位应对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清楚明确。( 7)对于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墩台,在混凝土浇筑前须预埋沉降观测标。( 8)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竣工测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9)测量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