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5.50KB
约36页
文档ID:505473878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1/36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十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主题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主题如有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开天辟地》;有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虎门销烟》;有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等;有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徐悲鸿励志学画》;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体现创新精神,如《田园诗情》让学生领略了异国的风情;《普罗米修斯盗火》等则让学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还有《老师,您好!》、《一路花香》《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等课文教材借助文本中丰富情感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编排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一是由把握重点段落的内容上升为把握篇章的内容如《九寨沟》的“默读课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田园诗情》的“默读课文,说说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二是由把握事件的简单发展过程上升为把握事件的复杂发展过程如《珍珠鸟》的“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三是由把握童话体裁文章的中心上升为把握说明文章的中心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三、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际与碰撞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  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作为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集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收集资料五、课时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时课  文1――24    80课时习  作1――7    14课时单元练习1――7    24课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法学法:练习法教学准备: 用书夹夹好的书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领到了一些新书,又可以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了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知道哪些关于书籍的名言呢,谁想来说说?但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指名说)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 (1)指导观察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4)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5)学生练习三、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二、指导观察图画  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  3、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四、按要求阅读一篇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  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交流   第三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注意以下四点:(板书)(1)、要按一定顺序(2)、要有重点(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以后要动笔4、按观察要求分组观察其余的三幅插图。

5、教师总结观察要点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仅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  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1)同桌讨论2)指名说3)小结  4、(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5、师生交流,小结:四、总结  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有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五、作业写观察日记六、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

《老师,您好!》赞美了老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但愿人长久》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古诗两首》描写了秋夜的景色;《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其阅读兴趣,为他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点拨指导,注意渗透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4、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讲授法 观察法 朗读法 比较法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时间: 1、老师,您好! 2课时 2、但愿人长久 2课时 3、古诗两首 2课时 4、秋天 2课时 作文 2课时练习1 3课时1 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重点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难点是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劳教法学法:情境式 讲授法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 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发感情1、 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自从跨进学校的大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4、揭题,理解题意看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要求:(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 小组互读,注意生字的读音3) 读顺诗句,注意长句的朗读4) 读懂大意,初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3、检查: (1)出示词语浸透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