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4717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旬阳县城关二中“互助导学四步六环”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地球的运动教 材: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 第1课时主 备 人:梁提云 二次备课人:课程标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3、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2、培

2、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用三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学习难点: 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法 学法教学方法:“四步.六环”教学模式,辅助以自学辅导法,练习法、谈话法等。学法指导:运用地球仪、三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以导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和自主探究的方法。教学准备1. 教具:大地球仪、经纬仪、三球仪。2. 学具:小地球仪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在晴朗的天气里,我们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太阳为什么

3、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一、布置学习任务一:自学P11页1、2自然段,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自转会产生哪些自然现象。1、完成填表:运动方式轴心方向周期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二、演示地球自转,强调自转特点和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旋转,转动一周需要一天,由于它是不透明的球体,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不停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三、布置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P13页1自然段,完成下表。运动方式轴心方向周期地球公转四、演示三球仪,讲述地球公转的方式,四个节气的产生(地球转到四个特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地面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的划分情况)五、布置自

4、主学习三,完成下表: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四季划分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学生思考,自主回答。自学课文,完成填表,同位分享学习成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顺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地球仪,边演示,边口述自转特点和产生的现象。自学完成表格内容(用学习地球自转的方法进行)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讲解,接着看老师讲解。合作探究1、 以窗户作为光源,演示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产生的原理。2、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并从图1.20中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地球公转轨道、公转和自转方向,和四个节气名称。1、合作演示自转,交换说明昼夜交替的原理。2、共同完成地球公转示意图的绘制。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

5、点强调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并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其他组员补充。收获平台1、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 完成绩优学案相应内容。拓展延伸1、 演示地球自转,从面对赤、北极、南极看,地球自换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完成填空:面对赤道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旋转,从南极看呈()时针旋转。2、 应比较法完成下表:二分二至和昼夜长短变化节气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南半球极地附近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演示完后完成填充图册相应内容。在完成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南半球的情况的差别。板书设计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特点:轴心、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2、 地球的公转特点:轴心、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作业设计:完成填充图册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