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47178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年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二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卷2010年9月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S:32Mg:2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 产物不发生改变的是A . Na 和 O2C.关于A.C.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并防止变质,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把FeSO4固体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稍加热溶液;把FeSO4固体溶解在少量稀硫酸中:加入铜屑;A .B .C.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Ba(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 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2+ 2 |Ba +OH _+H +SOT=BaSO +H 2O2.3

2、.4.(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B. NaOH 和 C02 木炭(C)和 02D. Na2O2 和 C02Na2CO3溶液和NaHCOs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大B 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两种溶液用加热的方法区别两种溶液D 浓度相同时,两溶液的 pH相等加蒸馏水稀释;加入铁钉 D .B. 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 Ca(HCO3)2溶液Ca2+ +2HCO T+2OH =CaCO +2H2O+CO:-2+2IC. 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 +SO4_=BaSO4 -D. 少量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2AI3+3Ba2+6OH+3SO2=3BaSO

3、4 y +2Al OH 厂5.对反应H*NH3=H2+NH;的说法错误的是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A、是置换反应B、H 一是还原剂C、NH3是氧化剂6、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 mol/L 稀 H2SO4 中含 SO42-个数为 0.1NaB、 2.4 g Mg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C、1 mol NH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D、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氧原子数为3Na7、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粉末,氧化铝粉末迅速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Ba2、NO、ClB、Na、NH4、SO42、

4、ClC、Na+、K+、SO32、NO3D、Na+、K+、Mn。4、Br8、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加热无现象,这时加入一种盐则铜粉溶解而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 放出,这种盐是:D、KNO3100 mL中,充分D、0.075mol四中子”,也A、Fe2(SO4)3B、NaClC、FeCl29、将足量的铜屑加入到浓度均为1 mol/L的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5 molB、0.225 molC、0.15mol10. 法国科学家里昂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 有人称之为 零号元素”下列有关 四中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粒子不显电性B .

5、该粒子的质量数为 4C.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 .该粒子的质量比氢原子大11、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 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abcd12.在核电荷数为A. 3种B. acdbC.cabdD.bdca120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B . 4种C. 5种D . 6种13、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12345678CH4C2H4C3H8C4H8C6H12C7

6、H16C8H 16A . 3B . 4C . 5D . 61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酸和水B .液溴和苯C.苯和水D.乙醇和水1: 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有机取代产物是 CCI4,(B .只有D.的混合物B、乙醇的结构简式 C2H6OD、碳原子以四对共用电子对与其它原子相结合15、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 CH3CI、 CH2C12、 CHCI3、A.只有C. 的混合物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实验式 C2H4C1Cl C:C1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17、 温度为500C时,反应4NH3+5O2 = 4NO+6H 20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0的物质的

7、量增加了 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为A、v (O2) =0.01mol/ ( L )B、v ( NO) =0.08mol/ ( L )C、v (H2O) =0.002mol/ ( L s)D、v ( NH3) =0.002mol/ ( L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烷烃B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C.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D .丙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9、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 + O2(g) = SO 2(g) H =-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S的

8、燃烧热为 297.23kJ/molB . S(g) + O2(g) = 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 297.23kJC . S(g) + O2(g) =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 297.23kJD. 形成1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S(s)和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20、 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 (A.B.C均为气体)。若最初加入 的A、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mol/L s,则10s后容器中的B是A、3.6molB、3.2molC、2.8molD、1.6molA21、热化学方程式 C(s

9、) + H2O(g)CO(g) + H2(g); H = +131.3kJ/mol 表示()A .碳和水反应吸收 131.3kJ能量B . 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 . 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 131.3kJD .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22、 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kJ/g。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 正确的是()A . CH4(g) + 2O2(g) = CO2 + 2出0(1); H =- 890kJ/mol1 B . - CH4(g)+O2(g

10、)= - CO2(g)+H 2O(l) ; H =- 445kJ/molHpQ +i0O2(g = |cH4(g); 貯=+445kJ/moIC .D CH4(g) + 202(g) = C02(g) + 2缶0(1); H = - 55.625kJ/mol23、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g ) + 02(g ) = CO2 (g ), Hi ; C(g ) + 1/2 O2 (g ) = CO (g ), H2 ; S(s) + 02 (g )= SO2 (g ), H3 ;S(g ) + O2 (g ) = SO2 (g ), H4 ; H2 (g )

11、 +1/2 O2 (g ) = H20( l ), H5 ; 2H2 (g ) + 02(g ) = H20( l ), H6 ; CaC03 (s) = CaO (s) + CO 2 (g ), H7 ; CaO (s) + H2O ( l ) = Ca(OH) 2 (s), H8 ;ABCD2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aq) +0H-( aq) = H2O (l) ; H 1= -57.3 kJ/mol1/2H2SO4 (浓)+ NaOH(aq)= 1/2 Na2SO4( aq)+ H2O (l) ; H 2 =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H 1

12、 H2C.A H 2 = -57.3 kJ/molD. H 1 I I H 2 I25、 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 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 化碳需消耗5mol L-1的KOH 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o(g)+13/20 2(g)= 4 CO 2 (g)+ 5 H 20(g)的厶 H 为A. +8Q kJB. +16Q kJ C. -8Q kJ D. -16Q kJ二、非选择题26、(6分)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 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1 )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

13、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Q N 02 NaGH=2NaNO2 H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2)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 8分)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甲常温下为固体,乙为一黄绿色气体,丙为无色气体。A、B、C、D均为化合物,A的水溶液遇 KSCN溶液变红色,它们之间有下 图转化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 B。(2) 写出反应的

14、化学方程式:(3)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8. (6分)A、B C、D、E、F、G为由七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表:粒子代号ABCDEFG原子核数:单核单核双核多核单核多核多核电荷数01 +1 02+1 +0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4原子极性分子;C常用作F的检验(加热)。请填写下列空白:(1) 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2) 比较BC和EC的碱性强弱BC EC 2 (填 、=)。(3) F与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10分)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华素片 (西地碘片) 使用说明书品名和组成品名:西地碘片商品名:华素片英文名:cydiodinetablets 华素片(西地碘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碘,含量 1. 5 mg /片。将碘利用分 子分散技术制成分子态西地碘,并含适量薄荷脑等。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二年(1) 根据上述说明和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华素片中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