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471696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呈现出以下几个主 要特点:一是速度换挡,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 果惠及更广大群众;三是动力转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中国工 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 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 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经济新常态,核心是实现动

2、力转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 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 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等 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供 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 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 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 入驱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几年来,随 着国际经济、贸易与投资环境的深刻改变,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 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

3、高端的角力场。一方面,国 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 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如印度、越南等, 也利用其相对更低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此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分工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形成中国经 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 出路也在制造业。可以这样说,推动制造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 升级,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实现两个 百年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转型升级中蕴含巨大发展新机遇作为当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

4、一些制造业部门目前出现了 一种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不足的现象。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数量红利递减、生产要素成本提升、资源环 境约束加强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增长乏力,并导致了中国工业整体增速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产业变革,过去 30 多年中 国经济快速增长所积累的一些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比如多数制造 业部门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而化解产能过剩亟待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 调整,这些不可避免会引发一些企业倒闭、员工转岗甚至失业。当然,尽管增长速度降下来了,但增长质量效益提升的空间仍然 巨大。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结构看,制造业高于农业和服务业,投 资

5、品制造业高于其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于其他服务业,可贸易 部门高于不可贸易部门。由于部门间的效率差距大于发达国家的平均 水平,我国具有相对更大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提升空间。可以这样说,我国制造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仍然蕴含着巨 大的发展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 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 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但调整成功了就 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全球竞争力,“风雨之后才能 见彩虹”。问题与挑战背后不可忽视的优势目前,中国虽然已是制造

6、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 力不足、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 中低端,制成品不少都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的“三低” 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从产品竞争力看,国内 市场急需的部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则长期依赖 进口。作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科研开发能力 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用于制造业研发的投入远远落后于欧 美等发达国家。我们虽然有华为、联想、中兴等创新投入很大和创新 能力很强的企业,但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足, 仅占销售额的 1

7、%左右。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中国制 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严重障碍。同时必须看到,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处于大 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来看,我们至少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 2014 年经济增量达到近 8000 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这一增量 已经超过中等发达水平的土耳其 2014 年全年的 GDP 总量;我国每年 货物进口额为 2 万亿美元左右,约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的经济总 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输出国,2014 年出境游超过 1 亿人 次,海外消费额达 1648 亿美元。这表明,只要制造业企

8、业能够开发 生产出安全、高质量的产品,我国有足够的市场潜力。二是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每年大学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超 过 700 万,另有 200 多万人在电大和成人高校接受继续教育。人力资 本的质量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数量红利的下降。而且,有相 当一部分人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用人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 国公司选择在我国建立研发总部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素质人才队伍业 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三是中国有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据 IBM 统计,我国是世界上 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 39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具有

9、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 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这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宝贵而难得的坚实基 础。四是中国在拓展新兴市场方面也具有较强的优势。许多新兴经济 体正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发 展是重点。我国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工 业体系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由于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消费和技术 偏好相似,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和拓展新兴市场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 力,这一优势有利于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平滑 转身。五是制造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制 造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服务于制造业的第三产业,也会获得 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转

10、型需要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 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防止产业空心化、跨越中等 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中国需要通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 级,在未来较长时期维持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推动结构转型升级,首先必须明确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我认 为,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是建立更加协调的结构关系,使国内需求 和国外需求、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更加协调,使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 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更加协调,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更加协 调,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我国经济 成功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未来很长 一段时间,代表工业 4.0 方向的智

11、能制造将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 要目标,是国家战略,但同时,我们也要补好工业2.0、工业3.0 的 课,在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能力。实现这些目标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 态下,我们同时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任务,必须把握好 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既要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也要 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加 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通过加快推进全 面深化改革,构建起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 通过加快新一轮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推动中国国际分

12、工地位的提升、制造业和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不仅是时代赋予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更是适 应中国国情的战略抉择。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必须进 行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到,上一轮, 中国制造业靠的是“大”,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下一轮,中国制 造业必须靠“强”,打造先进的制造业是做强中国经济的脊梁。如何 理解这个“强”?或者说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制造强国呢?重 要标志是“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 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具体来说,必须做强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

13、专利、融资、投资、品 牌构建、商业模式、物流体系延伸;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 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推动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 中国只有处于价值链中高端位置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变强了,存活下来的制造业更强了,才能算是真正的制造强国。第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和一大批具有国际竞 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在 2014 年公布的全 球十家最赚钱的企业当中,中国有 4 家企业入榜,全部都是国有商业 银行,没有一家工业企业。现在我们类似华为、中兴、海尔、联想这 样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跨国公司太少,如果能够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 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那么中国经济转型就可以说成功了。第三,为制造业发展与转型创造法治、诚信、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今后,制造企业靠“山寨”这种方式已 行不通了。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要形成竞争力,必须通过建设更加 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升对知 识创新的保护水平,改善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真正放开市场准 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同时政府要提供配套政策和政策 引导,鼓励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政府只有真正让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放手让企业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多提供 支持,少进行干预,才能使我国经济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