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47015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机操作3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与spss分析习题2:氮肥和磷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氮肥三个水平:对照,不施肥,每株施尿素1公斤,每株施尿素2公斤;磷肥三个水平:不施肥,每株过磷酸钙2.5公斤,每株过磷酸钙5公斤。重复4次(4个区组),试分析是氮肥或磷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葡萄施肥实验结果处理 区组a1b121192318a1b226283029a1b330302632a2b126302827a2b235322937a2b332343535a3b128273332a3b240454143a3b3504847501、 假设:H0氮肥和磷肥对葡萄产量无影响 H1氮肥和磷肥对葡萄产量无

2、影响2、 定义变量,输入数据定义变量“产量”、“氮肥”、“磷肥”、“氮肥磷肥组合”、“区组”,如图所示:输入数据,如图所示:3、 分析过程:过程1:氮肥、磷肥作用分析分析常规线性模型单变量将“产量”移入因变量,将“区组”、“氮肥”、“磷肥”移入固定因子模型:指定模型选“定制”;建立项选择“主效应”,将“区组”、“氮肥”、“磷肥”移入模型内;建立项选择“交互”,将“氮肥”、“磷肥”同时选中,移入模型内;平方和选择“类型”继续选项:显示均值中移入“氮肥”、“磷肥”继续两两比较:两两比较检验中移入“氮肥”、“磷肥”,假定方差齐性勾选“LSD”继续确定过程2:氮肥、磷肥交互作用分析 分析常规线性模型单

3、变量将“产量”移入因变量,将“区组”、“氮肥磷肥组合”移入固定因子模型:指定模型选“定制”;建立项选择“主效应”,将“区组”、移入模型内;建立项选择“交互”,将“氮肥磷肥组合”移入模型内;平方和选择“类型”继续选项:显示均值中移入“氮肥磷肥组合”继续两两比较:两两比较检验中移入“氮肥磷肥组合”,假定方差齐性勾选“LSD”继续确定4、 输出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氮肥”、“磷肥”、“氮肥*磷肥”三个变量对应的sig0.05,说明“区组”对于葡萄产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产量随着施加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2. 磷肥因变量: 产量磷肥均值标准误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126.000

4、.66724.62427.376234.583.66733.20835.959337.417.66736.04138.792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产量随着施加磷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氮肥三个水平两两比较,sig.0.01恒成立,说明氮肥三个水平对于葡萄产量的影响两两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磷肥三个水平两两比较,磷肥2水平和3水平之间比较0.01sig.0.05,其它水平两两比较,sig.0.05,没有显著性差异,满足方差齐性条件,说明数据来自同一个整体,即同一种葡萄。ANOVA产量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2270.5008283.81354.155.000组内141.500275.241总数2412.00035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出,组间sig.0.01,说明组间葡萄产量间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多重比较(LSD法)从图上可以看出,第9组的产量平均值最大,并且在显著性0.05水平上,第9组与其它组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第9组的氮肥磷肥组合为最佳,但是为了进一步推出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