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463402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山风景区明德小学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优化孤儿、随班就读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环境,不让一 名学生失学、辍学,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同在一片蓝 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 社会和谐,现制定关爱特殊群体工作方案。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关爱特殊群体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特殊群体” 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祝介同副组长:刘贞成员:赵允震刘桂营张晓敏刘春杰朱萌三、具体措施(一)、调查摸底,建立档案1. 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十月初,学

2、校认真组织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关爱情况的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家访等多种渠 道摸清特殊群体学生情况,按照“一生一档”的原则建立专门的成长 档案,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收入、个人状态 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状 况。加强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成长 档案进行更新,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尊严。2. 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每学期调整 更新一次。(二)、多方联动,全员救助1.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必助”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各项 资助救助政策,做好充足预算,设立

3、专项资金,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 经济困难而辍学、失学。不断扩大资助救助范围和项目,在学生在校 就餐、住宿、校车、校服等方面提供更多减免或资助政策。进一步加 大学生资助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做到资助政策人人知晓。2. 完善防止学生辍学、失学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健全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辍学劝返制度、学生 辍学情况报告制度等四项基本制度,层层分解和落实控辍责任目标, 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三)、全程育人,特殊关爱1. 逐人落实关爱措施,建立“1+1 ”特殊关爱制度。为每个孤儿、 留守儿童配备一名教师妈妈(或教师爸爸)。教师妈妈

4、(爸爸)兼任 学生的成长导师,给予学生父母般的亲情关怀、学习指导、生活照顾、 家庭教育和安全防护指导。教师妈妈(爸爸)要每天掌握学生思想动 态、及时进行教育疏导,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深入谈心,每周与学生 班主任、任课教师会商研究一次学生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活动;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积极做好学生的闲暇教育。为 特殊群体学生配齐、配好成长导师,实现关爱工作的无缝隙、全覆盖。2. 完善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全面落实教职工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学 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宿、学习、交通、人身、 财产、网络、心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尤其要重视学生防 范暴力伤害和社会交往安全等

5、方面的教育,确保不发生校内学生伤害 等安全责任事故。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管理、学生心 理辅导等规章制度,科学指导和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全纳、 平等、友好的校园氛围,在学科教学、各类育人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方面,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需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 档案,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及社会公益组织等专业力量,对有心 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做好心理辅导,进行心理援助和心理 干预,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4. 完善家校联合育人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 制度,强化家校双向联系,学校与家庭亲情接力、密切配合、有机联 动、合力育人。在全面落

6、实常规家长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每学期至少 要组织一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特别家长课程。(四)、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群体逐一进行分 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 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 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 检查,建立进步档案。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 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儿童学会生活自理,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群体学生 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四、完善激励机制。学校将加大对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先进 典型的宣传力度,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妈妈、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 作先进个人等。同时,学校要将特殊群体学生教师妈妈、成长导师等 的工作情况计入教师工作量,在师德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 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