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46266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搭一搭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总汇 搭一搭这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搭一搭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搭一搭教案范本一 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搭一搭 这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

2、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本课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是重点,。能根据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有具体

3、图形观察,比较形象直观,而由形到立体图形则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

4、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障碍: 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有的已遗忘,所以课前有必要进行复习。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立体图形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结合直观图形、深入浅出的分析。 动机兴趣: 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手段: 、采用情景教学法; 2、“摆画议讲”结合法;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充分运用了教具、学具、课件等手段,直观形象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

5、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2、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

6、到什么形状 此问题的出示,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复习的同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导入,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 1. 师:老师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摆好并画出来吗指名演示。集体订正。 .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三个面的形状。 3、交流汇报 师:有没有小组摆得 不 一样的,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上面:左面 4、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小组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

7、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2、再出示2个方向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一猜有几种。再搭一搭,验证。 3、归纳小结。 三、尝试应用,深化认识 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给出两个方向(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立方块搭一搭。 重视课本问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总结反馈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

8、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搭一搭教案范本二 教学目标: 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课前准备: 课件、每人4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 1、教师:小朋友们,快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正在玩小棒搭图形的游戏呢,你知道他们在搭什么吗 学生观察情境图,自由回答。 2

9、、揭示课题并板书:搭一搭(一) 二、操作探究 1、动手操作 (1)1根小棒搭正方形,能够搭出几个呢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指名汇报结果,展示搭法。 (2)若用6根、2根小棒,又能够搭多少个正方形呢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指名回答。 (3)小结:用12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用1根小棒可以搭4个正方形,用2根小棒可以搭5个正方形 2、认识余数 (1)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自己动手写一下。 学生独立列出除法算式,组内交流订正。 (2)若用13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 请每个同学用小棒摆一摆,交流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将两种搭正方形的活动(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

10、的发现。 ()小结:当我们用小棒搭正方形时,有的有剩余的小棒,有的没有剩余的小棒。 (5)像这样用小棒搭正方形有剩余的,用算式又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试写,指名展示,集体纠正。 134=3(个)(根)板书 (6)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想一想34=3(个)1(根)这个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归纳:像3=3(个)1(根)这样的除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把剩下的小棒根数“1”叫余数,除法算式读作1除以4等于3余。 3、如果继续增加小棒根数,搭一搭,你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根据教材P4页“搭一搭,填一填”处的表格独立操作并填写表格。 学生汇报填写的算式和单位名

11、称。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4、余数真的都比除数小吗 组织学生分别用25根、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验证一下。 三、练习巩固 1、教材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2、教材p页“练一练”第2题。 完成练一练第2题,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2、教材p5页“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四、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2、小学三年级数学搭一搭教案范本三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

13、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