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46137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模拟分类汇编古代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杜甫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行路难”极言世路多舛:“迷”意为“凄迷”言前途渺茫,奠定全诗感情基调。B. 颔联是“却无少壮身,但有羁栖迹”的倒装,表达了人至暮年、只好归隐的无奈。C. 首联点题,情景并提,颔联承“行路难”,后两联承“登楼”,结构严密,思路清晰。D. 本诗颔、颈联,先情后景,这样安排与杜甫春望中间两联的衔接关系不同。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

2、】14. B 15. 意为成双成对的新燕,在这春天时节,与往常一样,已经开始衔泥筑巢,准备安家;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无可安居的感伤之情和对归乡安居的渴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遭受肢解的酷刑也不改变心志的坚定信念的两句是:“_, 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 _。” (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和琵琶行中的“_”。【答案】 (1).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 岂余心之可惩 (3). 陟罚臧否 (4). 不宜异同 (5).

3、 望帝春心托杜鹃 (6). 杜鹃啼血猿哀鸣(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415题。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伯时:指李公麟。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野次:野外。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B. 石、竹、牧童和牛,是苏轼这幅画的主要元素,个个意态如见。C. 本诗前半写画,富有田园气息;后半写意,表达爱石爱竹之情。D. 后四句由看画生发感想,采

4、用递进方式表情达意,情意殷切。15. 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琵琶行中“ , ”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打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比喻的手法形容长桥的形态的一句是“ ”,运用反问、想象的手法描写通道的美丽的一句是“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江南曲沈括新秋拂水无行迹,

5、夜夜随潮过江北。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吟含晓碧。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时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注黄竹:竹篙,代指撑船人。时平:太平时代。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交代季节特征,描写秋风掠过江水,乘夜随江潮到江北的情景。B“笼”“锁”描写清晨时分的景象,天边的云烟笼罩着山峰,像要锁住山色一般。C“高楼”句写高楼临近大路本该热闹,但因天色尚早、行人稀少而显得寂静。D诗歌最后两句用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白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单、寂寞的意境。15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第四句。(6分)答案:14D“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

6、白对比”分析错误,最后两句描写的画面没有形成对比。15拟人手法。把江波荡漾的声音说成细吟微唱,说渡口含着一泓碧水,形象生动。化静为动。渡口本是静态,但写渡口微微张开嘴巴,含着碧水,使景物富有动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商隐有着“朦胧、象征”的诗美追求,善用典故是其创作的大特点,如锦瑟中“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暴行的两句是:“_,_”?(3)

7、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表现听众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_”。答案:16. (6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2)奈何取之尽锚铢 用之如泥沙(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每空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贼平后送人北归注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公元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 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据考证

8、当在今河北 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诗人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充满悲凉。 B.颔联上句“生白发”表明时间的漫长。律诗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C.颈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为虚写。“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 D.尾联写寒禽、衰草都将伴着友人的“愁颜”,抒发友人的离愁。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15.唐诗选脉会通

9、评林评此诗“悲调自饶神韵,不必深远。”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 唱“,”,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 ) 孔 子 在 论 语 中 说 “ 道 不 同 , 不 相 为 谋 ” , 屈 原 在 离 骚 中 用 “?”两句强调了这个处世原则。(3)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的诗 句是:“,。”14.D(3 分)(D 项,缩小范围。尾联不仅抒发了友人的离愁,还抒发了“我”的离愁

10、。)15.战后离乱之悲。首联言世乱,表明送别时间;颈联和尾联的“残垒”、“寒禽”、“衰 草”无一不体现战后荒凉的景色。对友人的不舍别情。作者送友人回乡,借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一个“独”字,表明友人的孤独,同时也 暗指友人离开后自己的孤独;尾联的“愁”,是友人之愁也是自己之愁,借友人表 达自己的孤独以及思乡之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颔联作者言自己已“生白发”,又说若是回到故乡只有“青山” 如故,深切体现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中第点情感单独答每条只得 1 分。若有其他答案如厌战、人生多舛的感慨等可酌情给分。)

11、 拓展赠友送别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题材特征: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 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送别,有市井朋友送别,有亲人情人送别等。情感:a.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b.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c.对友人的安慰和勉励;d.借送 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e.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常用技法:a.寓情于景,情景交融;b.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有伤 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c.以乐景衬哀情(反衬);d.想象。16.(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

12、异道而相安?(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每题 2 分)(易错字:(2)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崔珏往西川李商隐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注】大中元年李商隐途经荆州时,送崔珏前往西川任节度使幕府。浣花:西川浣花溪。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发问,紧扣题目,直言“旅愁”,点明了友人西行宦游的情状。B.颔联用词精当,“吼”“烧”两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所见景象的壮阔之美。C.颈联运用典故,以卜肆卖卜人

13、和当垆卖酒人的境况劝慰友人,寓意丰富。D.尾联通过联想“浣花笺”“玉钩”,劝友人到西川任职后赏美景,尽雅兴。15.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亦疾破阵子中“_,_”两句,描写往昔“沙场秋点兵”热烈壮阔的场景。(2)韩愈师说开头明确指出教师职责的两句是“_,_”。(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借景物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14.(3分)B(颔联是写诗人想象友人途中所见之景,并非眼前所见,是虚写。)15.(6分)送别时的释然。诗歌开篇问“旅愁”,虽有离情别绪,但全诗语气轻松,不显悲苦

14、。畅想中的豁达。诗中畅想友人将要遇见的一路景观和蜀地风情,达观开朗。劝慰友人的乐观。劝慰友人赴任后赏景题诗,恬然自得。(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若耶溪(西施采莲、欧冶铸剑所)李绅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倾国美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凌波莫惜临妆面,莹锷当期出匣心。应是蛟龙长不去,若耶秋水尚沈沈。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深情。B.颌联具体写到美人与匠人,将婉约与阳刚融为一体,扩大了诗境。C.山水是诗中的主要元素,但人也巧妙地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篇幅。D.诗人通过对若耶溪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