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46101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雁阅读答案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引导语: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下面是闻雁的阅读答案及赏析。闻雁韦应物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阅读训练题以下与本诗描绘的季节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分)赏析首句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 A独坐高斋

2、的诗人在暗夜中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突然听到南归的大雁自远而近传来声声鸣叫。运用设问的手法(1分),写家乡遥远,不知在何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1分)。二:(1)韦应物的闻雁借秋雨雁鸣来抒发思乡怀切的句子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诗中表现漫漫长夜、绵绵秋雨,诗人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的诗句是: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赏析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

3、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那么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

4、宦思乡之情。但浸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防止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防止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韦应物的春游南亭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南亭附近明媚如画的早春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深得山水神韵,并表达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治世利民应有的责任感。以下是全诗与赏析,随WTT来看一下吧。春游南亭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注释】亭:设在路边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拥:抱,抱持。泉脉:地层中伏流的泉水。因其类似人体的脉络,故称泉脉。景:日光。煦:读_ù。重:读chóng。逍遥一句:轻松自在地饱览物华。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指诗人自己,时任刺史。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