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5493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寒食节活动方案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一、活动目的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二、活动准备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三、活动过程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讲介之推的故事。2、讨论寒

2、食节是怎样来的?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3、词语练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用后悔说一句话请解释寒食的意思4、游戏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幼儿园烈士扫墓活动方案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活动准备白纸、线、彩笔。三、活动过程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

3、扫墓日子。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原因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原因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

4、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幼儿园踏青活动方案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二、活动准备幻灯机、幻灯片等。三、活动过程1、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回

5、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扔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

6、,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幼儿园插柳活动方案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

7、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二、活动准备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三、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插柳

8、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 ;浇水不能太多。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幼儿园放风筝活动方案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

9、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为纸鸢。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二、活动准备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三、活动过程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2、教师启发提问: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幼儿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进行放风筝接力赛。教师发出信号后,四队排头手拉风筝线往前跑,跑回时将风筝线交到第二个幼儿手中,第二个幼儿拿准风筝线后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队的幼儿都参与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