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45050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医生进修个人学习总结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xx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购置开发区医院,并筹建聊城市中心医院,20xx年也是我5年大学临床完毕并顺利毕业的一年,机遇就是这么巧合,通过应聘,很幸运参加市妇幼,成为市妇幼的一员。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踏入崭新的工作当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并更好的为患者效劳,我院组织安排新入职的临床及护理人员一百多人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作为新入员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时机。在进修期间我被分到了心内、神内、消化、呼吸等四个内科学习,半年的时间说长也短,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现就拣几点我在心内和呼吸科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来谈谈。心内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

2、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心内科有5个病区加一个CCU病区,不仅接诊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急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心内科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假设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心内科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心内,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非常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

3、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觉察得“沟通在心内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学会观察,才擅长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理解其发病时间及诱因和心前区部位和严重程度、既往史等,第一时间初步诊断出其病因为其救治,为病人的救治争取时间。在心内科每个人都是我的教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内科医生,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根底、丰富的临床经历、快速的反响、敏捷的动

4、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在呼吸科以其他科比拟,呼吸科的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拟突出的。而且呼吸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生活环境、吸烟史及遗传因素亲密相关,如COPD、肺心病、肺栓塞、哮喘及呼吸系统肿瘤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还与流行病学有亲密的关系,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天气变化普通感冒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均有流行病学问题存在。在诊断方面,完好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功能诊断;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那么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根据除了包括:病史、病症、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支气管镜、

5、痰培养等特殊检查。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只根据临床病症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COPD的桶状胸、心源性哮喘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病症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那么需详细检查前方可确定诊断。内科疾病相对复杂、不好理解外,遇到了这方面的病人,也应该对这些病症和体征引起高度的重视,熟悉和解它们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还要鉴别这些病症、体征是因为内科疾病所引起,还是其它系统疾病引起。内科常用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首先是从临床表现上发现问题,从中得到提示,然后进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相应诊断,然后在进一步检查,得到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有无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后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不象其它科室常常采取的“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思维方式。希波克拉底说: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其实医生的工作也是同样地需要艺术。这段进修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假如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明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总之在感谢我院培养和对我们生活方面细心的效劳,进修完毕之后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结实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沉的理论知识,走上临床岗位,进步临床诊疗工作才能,对人类安康事业尽心尽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