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49404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兴镇初级中学 田 亚 俊2019年5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兴镇初级中学 田亚俊教材依据:我的叔叔于勒选自2016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本次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一、设计思路(一) 、指导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以小说为主,让学生在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的同时,学会分析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且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赏析人物形象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思想。2、设计理念: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采用听录音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深入研究人物语言,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

2、感悟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3、教材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到哲尔赛旅行,在海船上意外遇到了穷困潦倒的老于勒,怕被他牵累,全家仓皇避开的故事。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于勒的贫富变化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变脸”, 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金钱关系。本课的阅读教学从分析情节人手,把人物形象的分析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握作品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4、学情分析: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语文基础不是很好,自学能力不强,所以,在本节课当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导法。学生们在学习故乡时,已

3、经对小说的文体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知作品通过人物的描写方法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l、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现代教学手段应用:通过课件中的相关录音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进一步理解文章主

4、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人物内心世界,理解文本主题。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本语言描写特别生动形象,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以及人物语言和感情流露方面的对比,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四)教学准备:希沃白板5的课件、文中部分人物描写的录音。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人的心就像是一个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的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边倾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5、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二) 复习相关内容:1、 请学生说出小说三要素;2、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梗概;3、 请学生说出本文所写人物;4、 请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情节:盼、赞、见、躲。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老师要及时评价,对他们表现好的地方及时表扬,并能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三) 学习新课:1、 出示第五段,齐读。问:“那时候”和“以前”分别指什么时候?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如何?学生找出相关字词并举手发言,明确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并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并找出它们对于勒的态度,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并汇报完成相关表格。学生边浏览课文,边划出相关

6、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于勒的状态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称呼行动败坏蛋、流氓、无赖打发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富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人、有良心的人衣冠整齐地在海边守候穷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那个流氓骂、躲3、从刚才得情节、称呼变化中,已经能够让我们感受菲利普夫妇的品行了,但是要更深入的摸清人物,我们可以再看看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让我们更走近一点看菲利普夫妇,听录音,回答问题。问:菲利普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的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怎么说的?有什么心理?母亲又是怎么说的?有什么样的神态?又有什么样的心理?学生听完录音后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人物神

7、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理,并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相关词语:“迟疑不决”“很不痛快”“郑重其事”明确:菲利普夫妇的虚荣。老师归纳:文章中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揭示了人物心理,进而刻画人物的性格。4、学生分角色朗读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穷于勒时的情节,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怎样?揭示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刻画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学生朗读后找出相关信息,并且体会人物形象。相关信息:“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吞吞吐吐”“放心不下”“哆嗦”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这些描写能体现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冷酷和势利。5、 当菲利普通过船长口中确认于勒身份后,他们的神态如

8、何?揭示了怎样的心理,刻画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小组内同学一起分角色朗读,并谈论回答上面的问题。相关信息:“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张皇”“结结巴巴”“神色狼狈”“低声嘟哝”明确:体现了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通过以上内容,让学生明确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进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能够揭示文章的主题。6、小结:菲利普夫妇衡量于勒是否是自己的亲弟弟,尺子就一把金钱,唯钱是亲,这足以看出他俩的人生哲学就是金钱至上。文章通过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揭示了他们的心理变化,进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就是小说的成功之处。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也要善于

9、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进而揭示他们的心理,体现文章的主题。(四) 总结课文,明确主旨。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兄弟前后不同的态度,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与于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关爱,让我们共同沐浴爱的阳光,呼吁爱的春风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类!(五) 小游戏:学生针对多媒体出示,上台选择。(六)练习:1、学生判断人物的描写方法:2、运用文章所学方法分析其它小说片段。(1)出示: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10、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分析:“伸、罩、弯腰”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红衣教的穷酸。(2)出示变色龙中相关片段,学生感知人物描写方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起的作用。(略)(七)作业:1、学生们课下找一段有关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小说片段,对其中人物进行分析。2、学生续写“菲利普一家旅游归来以后”,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提示:可以设定两个场面:一个是菲利普夫妇两人之间的对话场景;一个是若瑟夫和自己父母对话的场景。三、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时,我抓住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让学生们通过听录音并让他们自己在班内和小组内朗读相关典型片段,感受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方法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进而揭示文章的主题。授课时,因为朗读充分,所以学生们对于文章通过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很好的感知。他们基本上能说出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但是因为一部分学生语言匮乏,虽然能感受人物特征,但是没有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应该加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