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44880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 班 级:2009级 土木工程 专业4班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1年 月 日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某工业用仓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楼面使用活荷载为。 (2)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厚水泥砂浆,厚面层),自重为,梁板天花用混合砂浆抹灰。(3)材料选用a.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或。b.钢筋采用受力纵筋HRB335或HRB400;其他钢筋均用HPB235。(4)板伸入墙内,次梁伸入墙内,主梁伸入墙内。(

2、5)二楼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6)楼板厚度为,次梁截面为,主梁截面,柱的截面尺寸(或或自定)。2、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

3、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4)主梁配筋图必须手工绘制,板、次梁配筋图不作规定。(5)第11周星期五之前提交设计成果。3、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

4、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4、设计参考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及绘制板的配筋草图;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三天:主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资料:某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工业用仓库,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梁格图1所示。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1) 楼面构造

5、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水磨石面层,=0.65 KN/m2 15mm厚混合砂浆梁板天花抹灰。(2) 活荷载:标准值为9KN/m2。(3)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因工业厂房楼盖活载标准值大于4 KN/m2)。(4) 材料选用:混凝土 采用C30(fc=14.3N/mm2,ft=1.43N/mm2)。钢 筋 梁中受力纵筋才采用HRB335级(fy=300N/mm2);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一、 板和次梁按塑性计算1. 板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l2/l1=5400mm/2000mm=2.73,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

6、向板计算,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mmL1/40=2000mm/40=50mm。次梁截面高度取h=500mmL2/15=5400mm/15=360mm,截面宽度b=200mm,板尺寸支撑情况如图2所示。图2板的尺寸(1) 荷载恒载标准值30mm面层 0.65KN/m2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m25KN/m3=2.000KN/m215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15m17KN/m3=0.255KN/m2 gk=2.905KN/m2线恒载设计值 g=1.22.905KN/m2=3.486KN/m线活载设计值 q=1.39KN/m2=11.7KN/m合

7、计 15.186KN/m即每米板宽 g+q=15.186KN/m(2)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边跨 Ln+h/2=2m-0.12m-0.2m/2+0.08/2=1.820m Ln+a/2=2m-0.12m-0.2m/2+0.12/2=1.840m1.820m 取L0=1.820m中间跨 L0=2m-0.2m=1.800m计算跨度差()/1.800m=1.11%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计算内力(为简化起见,统一取L0=1.820m)。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图3 1m宽板的计算简图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见表1。表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

8、跨内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m1/11-1/111/16-1/14M=m(g+q)L02/(KNm)4.572-4.5723.144-3.593(3)截面承载力计算b=1000mm,h=80mm,h0=80mm-20mm=60mm, 1=1.0,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见表2。表2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板带部位截面边区板带(,轴线间)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M/( KNm)4.572-4.5723.144-3.593s=M/1fcbh020.0890.0890.0610.0700.0930.0930.0630.072As=1bh0fc/fy/(mm2)380380260

9、295选配钢筋10200102008/102008/10200实配钢筋面积/(mm2)393393322322板带部位截面中间区板带(轴线间)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M/( KNm)4.572-4.5723.1440.8=2.515-3.5930.8=-2.874s=M/1fcbh020.0890.0890.0510.0560.0930.0930.0520.058As=1bh0fc/fy/(mm2)380380213237选配钢筋102001020082008200实配钢筋面积/(mm2)393393251251中间区板带轴线间,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

10、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20%。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4所示。(a)边区板带(b)中间区板带图4 板的配筋示意图次梁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取主梁的梁高h=700mmL1/12=6000mm/12=500mm,梁宽b=250mm,次梁有关尺寸及支撑情况图5所示。图5 次梁尺寸(1) 荷载恒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3.468KN/m22m=6.9KN/m次梁自重 1.225KN/m30.2m(0.5m-0.08m)=2.520KN/m梁侧抹灰 1.217KN/m30.015m(0.5m-0.08m)2=0.257KN/m g=9.677KN/m活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q=

11、11.7KN/m22m=23.4KN/m 合 计 g+q=33.077KN/m(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Ln Ln+a/2=5.155m+0.24m/2=5.275m 1.025 Ln=1.0255.155m=5.284m5.275m 取L0=5.275m中间跨 L0= Ln=5.4m-0.25m=5.150m跨度差()/5.150m=2.4%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6所示。图6 次梁的计算简图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见表3和表4。表3 连续次梁弯矩计算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m1/11-1/111/16-1/14M=

12、m(g+q)L02/(KNm)83.671-83.67154.380-62.663表4 连续次梁剪力计算截面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剪力计算系数v0.450.60.550.55V=v(g+q)Ln/(KN)76.730102.30793.69093.690(3)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内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 bf=L0/3=5275mm/3=1758mmb+S0=200mm+1800mm=2000mm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bf= L0/3=5150mm/3=1717mm梁高 h=500mm,h0=500mm-35mm=465mm翼缘厚 hf=80mm判别T形截面类型:跨内截面=0.010hf/h0=60mm/465mm=0.172,故各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取h0=450mm-60mm=440mm,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h0=465mm,连续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5和表6。表5 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