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44563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封 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 如: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2).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 到青年学生的欢迎。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 社会状况依然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 民主和科学的觉悟。具体表现如下:政治方面: 内:独裁专制 外:列强侵略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

2、政治思想文化: 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势不两立(直接原因)二、新文化运动兴起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上海一一北京)指导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民主、科学思想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三、新文化运动内容1.前期(19151917):(“四提倡,四反对”)(1)思想革命: “德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赛先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打倒孔家店”(儒):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如:鲁迅与狂人日记(2)文学革命: 胡适与白话文,“文化平民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地合天

3、乃敢与君绝(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 ”) “妻丧速归”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2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五: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新”,在于其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不是说它 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其指导思想与辛亥革命本质上没区别,不同 的是斗争矛头的指向。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动摇了封 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