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44536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核外电子排布1以下是某同学画的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解析:X表示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的X原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正确的示意图为C。答案:C2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解析:只能求得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C项若碳原子的质量为 g,此原子的质量应约为 g,C项错误;D项因为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对多少不能确定,

2、所以核内中子的总质量与质子的总质量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D项错误。答案:A3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难发生化学反应的是()解析:A项表示的是Ne原子,B项表示的是Al3,C项表示的是Cl,D项表示的是S2。Ne是稀有气体元素,它及其他的稀有气体原子具有非常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4在N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2 B8C18 D32解析:N层为第四层,每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则N层上最多容纳32个电子。答案:D5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

3、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解析:A项,K层为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为H原子;B项,M层上电子数若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时,即为32,超过最多容纳的电子数18;C项,由题意可知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为K、Ca2、Cl、S2等;D项,有可能存在,如O2。 答案: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原子B两种微粒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单核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解析:A项,H2O、HF、NH3、CH4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但不是原子;B项,Cl只有还原性,K只有氧化性,

4、Ar既没有氧化性也没有还原性,但三者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项,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故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答案:D7(双选)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B元素X形成的单质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解析:由题意知元素X可能是N或Cl。若为N,核内质子数为22217,若为Cl,核内质子数为232117,故A项正确;N2和Cl2均既

5、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故B项不正确;Cl最外层8个电子,不符合2n2即23218个电子,故C项不正确;NO2、HClO等均可做杀菌消毒剂,故D项正确。答案:BC8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试推断:(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B_,C_。(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B_,C_。解析: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

6、素;C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可知C应为氯元素。答案:(1)碳C硅Si氯Cl(2)9从某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反映出()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D质量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解析:从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只能反映出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而不能确切知道中子数,当然也不能确切知道该原子的质量数,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10元素A原子的L电子层比元素B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B2A3 BB3A2CA2B3 DBA2解析:

7、A原子L层比B原子L层少3个电子,所以A原子核外只有2层,L层未满;B原子电子总数比A原子多5个,所以B原子核外有3层,且M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8,B为Mg元素,所以A原子L层电子数为835(个),A为N元素,A、B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Mg3N2。答案:B11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C是金属元素,A、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

8、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3)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C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为1价?_。(4)B元素能与A元素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写出它们的名称_、_;B元素与C元素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B元素还能与D元素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HONaSCl(2)(3)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而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表现为1价(4)水过氧化氢Na2ONa2O22SO2O22SO3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人造太阳”实现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打造一个“人造太阳”,已成为当今世界挡不住的一大诱惑。因为,这可以一劳永逸地解

9、决人类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让世人感到兴奋的是,2006年5月24日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中国、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7方代表共同草签了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计划的协定,这意味着与此相关的科研项目将全面启动,“人造太阳”将由梦想逐步变为现实。核聚变所需要的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的聚变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近50亿年,至少还可以再燃烧50亿年。在其他恒星上,也几乎都在燃烧着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而氘在自然界取之不尽。科学家初步估计,地球上的海水中蕴藏了大约40万亿吨氘。从1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聚变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如果把自然界的氘和

10、氚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100亿年。与核裂变相比,氘和氚的聚变能是一种安全、不产生放射性物质、原料成本低廉的能源。但再造“太阳”的难度也相当大。譬如,如何让聚变后产生的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长时间内“老实地待在容器里”,使聚变反应稳定持续地进行。为了制造出这么一个“魔瓶”来,科学家们已经呕心沥血几十年,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此,在ITER计划实施过程中,许多尖端的前沿课题和工程技术难关还有待各国科学家一一攻克。 中国在2003年成为ITER谈判过程中的正式成员。中国科学家参与聚变能的研究开发,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和提高我国的高科技水平、确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人口爆炸性地增长,能源、资源危机步步逼近。这项前无古人的ITER计划,或许也是一个别无选择的计划,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又一个“太阳”。虽然这个“太阳”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有人估计需要50100年,不过可以相信,“人造太阳”普照人间的这一天终将来临。通过上述新闻材料的描述,你了解到“人造太阳”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答案:“人造太阳”将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并且氘和氚的聚变能是一种安全、不产生放射性物质、原料成本低廉的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