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课导学模式初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课导学模式初尝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课导学模式初尝试这段时间一直想着如何能在课堂上运用导学模式的部分环节上课,在备课的时候也是精心设计了导学问题。就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以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为例谈谈我的感受。1、课始进行适时进行复习课始也是进行适时的复习,如对“同样多”的理解,通过“手指找朋友”操作游戏理解同样多概念,并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圆和三角形比”画图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并再次巩固同样多的概念。2、新知部分导学问题是绝对不能整个展示。因为孩子们年龄小,如果说的问题太多,孩子们是记不住的。所以,我就一部分问题一部分问题出示。如:先读题,想想有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那个条件最关键?
2、让两人小组互相交流。课后发现,这个问题很简单是没必要,反而浪费了时间。让学生找到关键话“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红旗”,进行分析:什么和什么比?哪班多?哪班少?还是两人小组交流合作。我发现这个环节,学生还是分析能力有些弱,举手的人少,表达也不流利。哪班已知,哪班未知?学生合作交流,我发现学生还是答的不是很好。想到可能是学生年龄小,三句话的应用题对他们来说分析数量已知或未知,还是有些不熟悉。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先独立,然后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画的图是否像刚分析的那样,二班多,一班少。二班可以分成几部分,所以用什么算法求?课后反思,实际上这个环节才是最需要合作交流的,前面的环节还是有些浪费时间。因为
3、学生年龄小,还是不太会和同学交流。应该选择最重要的环节让小组合作。3、老师放手不够。整节课下来,有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老师还是心急,很多问题没有耐心等待学生回答,总是怕完不成任务。在这样的导学模式课尝试中,我感觉最大的优点是,我有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但如何能在低年级恰如其分的实施导学模式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找寻更好的思路和方法。5的乘法口诀导学模式我认为导学模式能从根本上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一直有想尝试的想法。只是一些浅浅的探究,很是惭愧。下面以5的乘法口诀谈谈自己的尝试。1、导课。手指游戏。让一个小组每个学生伸出5个手指,进行接力赛。5、10、15、20、25。学生还
4、需要说的是1个5是5、2个5是10等。2、让学生看书52页自学,填空。3、说出每句口诀的意思,口诀表示的算式。4、请学生从上到下口诀对比。发现后一句比前一句多1个5,后一个积比前一个积多5,前一个积比后一个积少5。并说,老师不会“四五()”,让学生想办法。通过练习,明确相邻两句口诀的联系。反思:我在导课让学生做手指游戏时,还是没有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并且让会的学生说出相应的口诀。再让学生去看书学习52页。也就是把52页的内容当做练习。又想到导学模式的导学问题一定要慎重,何时应让学生探究要把握好时机。对于口诀很多孩子们的家长已经在家里教过,这时可以问问孩子们对口诀的理解。以及从上到下观察口诀有什
5、么发现,这对学生都能很好的探究。以及给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这些意识我还需加强。合理利用图形表征,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看到一篇文章写得教学思路很好,从数学的角度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思路如下;一、创设情境,尝试解决问题森林里的小象正在勤劳地搬运木头呢3个2是6二、运用画图表征,深刻理解本质。你能用图形,如圆圈、三角形、五角星等各种符号吧这个过程摆出来吗?生:都是两个一份两个一份,有3个2师:现在这样的一份还可以这样来表示,把第一份长方形压缩成一条线段。三份怎么表示?这种图形是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伙伴,叫线段图。三、联系实际,多维度理解、应用1、拓展外延,理解内涵小象妈妈去百货商场买吃的
6、。路程问题和价格问题。【用线段图出示】2、进一步深刻理解本质小兔子摘蘑菇【42+1;43-3】3拓展思维,突出本质【课件出示食品店价格图】小明用了12元钱,猜猜他买的是什么?生:43=12元可能是买了3瓶牛奶。34=12元可能是买了4个热狗。26=12元可能是买了6个鸡腿62=12元可能是买了2包炸薯条出示三份求一共的线段图。除了买东西之外,这幅图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什么事情呢?反思:当教师过分强调形象思维容易形成思维的单线性。因此,数学学习中应在直观和抽象减建立一种适度的平衡,经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不断互译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次。“求总价”
7、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在孩子们初步学习了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题。学生先前能用简单的图形代表数画出图中的数量关系,思考到几个几,从而确立了乘法。一、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中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首先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孩子们发现“文具盒8元、铅笔3元、橡皮2元、日记本4元”。这些信息不完整,让学生补充完整,“每个文具盒8元、每盒铅笔3元、每块橡皮2元、每个日记本4元”,学生真正理解信息。这时老师把这些信息板书在黑板上,并归纳“一个物品的价钱就叫单价”。再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那要是你去买文具,会买什么文具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8、?学生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老师板书其中一例,如:“买4盒铅笔,一共要花多少钱?买5块橡皮,一共要花多少钱?买6个日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样黑板上就展现了4道完整的应用题。这时老师及时归纳“3个文具盒、4盒铅笔、5块橡皮、6个日记本都叫数量”,“一共花多少钱?这叫总价”。在应用题展示完后,让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这些数学语言。二、由以前用简单几何图形代表数量过渡到数字代表数量,会画带问题的完整的图形应用题。怎么解决“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学生按照以前的方法想到“几个几”马上列出了乘法算式。能画图表示应用题吗?学生用8个圆形代表“每个文具盒8元”,画了3组,出现了3个8。画8个圆
9、形太麻烦,有简便的方法吗?学生思考,用数字8代表8个圆形。这时,黑板上展示更加简洁的图形,写出3个8元,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上问号和单位。让学生初步学习到了既有信息有用问题的完整的乘法图形应用题。三、由3个文具盒一共花多少钱?到5个、7个文具盒的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单价、数量”的含义,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数量关系式。紧接着,老师说,要是你买文具盒会买几个?学生,5个、7个等。那现在咱们算算买5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买7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学生画图并列算式。总结归纳数量可以是3个文具盒、5个、7个,你认为还可以是几个?学生想到,10个、11个、16个等,老师告诉这些都叫数量,数量可以变,但是“每
10、个文具盒8元能变吗?”学生想到不能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单价和数量的理解”。那么求总价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用了乘法。你能想到一个文字表示的算式吗?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单价数量=总价”,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四、黑板上的其余应用题成为孩子们的练习题,在完成练习题后,通过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说说自己写的算式,完成了学生从“几个几”到数量关系式的过渡。接下来,黑板上的其他应用题就成了孩子们的练习题,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列算式。写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乘法。同时让学生再次说一说哪些数量是单价,哪些数量是数量,进一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并问学生,今后我们看到“已知单价、数量,求总价”就可以用什么方
11、法列算式?学生明白了乘法,因为单价数量=总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感知了关于价钱的数量关系式。抓住9的乘法口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9的乘法口诀蕴藏了很多数学规律,通过让学生观察、运算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熟记9的乘法口诀。当准备上这节课时我就很激动,因为很想知道学生能发现多少9的口诀里蕴藏的规律,并且想到引领着孩子们运用规律去熟记口诀就很兴奋。一、仔细观察、比较、运算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数学敏锐的观察力。上课的时候,我把9句口诀写成了相应的9道乘法算式,如:19=9等,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容易发现其中蕴藏的规律。果不其然学生发现了很多规律,生:积每次增加9;生:十位每次多1,个位每次少1
12、;生:18和81的两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甚至有位同学想到了用乘数9减积十位上的数字等于个位上的数字,真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展现思维的空间,天空有多大,孩子的思维就有多大。接着我就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其他同学把积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都发现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9的规律。又引导学生看书中练习题第4题表格中圈出9乘法口诀的积发现每个积比几十少几的规律。二、运用规律多角度熟记口诀,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会用规律熟记口诀吗?这时,我反问学生,让他们懂得还有他们需要静下心来学习的内容。比如:29=18,二九十八会了,能想到三九(),学生根据十位多1,个位少1,就想到27了。还有,如29=18,乘数2比积十位数字多1,利用这样的规律能把一句口诀的积十位数字想到,再利用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9,就把个位数字也想到了。再比如,学生发现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交换规律,老师就让孩子们找出这些好朋友,把他们一对一对写下来,如:29=1899=81.写算式的同时把口诀也写下来。最后又让孩子们利用积比几十少几的规律,进行了练习。如29=(20)-(2)=18,39=(30)-(3)=27等。抓住这节课蕴藏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开阔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在发现规律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规律熟记口诀,真正达到使学生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