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44429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MLVSS /MLSS-般 0.75左右,SVI二混合液30min 静沉后污泥溶积/污泥干重=SV%x10/MLSS ( 100ML量筒)影响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因素:溶解氧2mg/l左右为宜营养物BOD : N : P=100 : 5 :1PH值6.5-9.0水温:20-30度有毒物质:重金属、H2S等无机物质和氤酚等 有机物质。会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抑制细菌的代谢过程。衡量曝气效果的指标及适用围:动力效率(Ep %氧转移效率(EA )对鼓风曝气而言 即氧利用率、充氧能力(对机械曝气而言)活性污泥法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污泥膨胀:防止办法:加强操作

2、管理,经常检测 污水水质、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等。解决办法:缺氧、水温高可加大曝气量或降 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 MLSS值,以调整负荷。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整PH。若污泥大量流失,则可投氯 化铁,帮助凝聚。污泥解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鉴别是运行方面的问题则对污水量、 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Ns等进行检查,加以调整;如 是混入有毒物质,需查明来源,采取相应对策。污泥脱氮:呈块状上浮,由于硝化进程较 高,在沉淀池产生反硝化,氮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解决办法: 增加污

3、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在脱氮之前将污泥排除;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 短污泥岭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污泥腐化:污泥长期滞留而进行厌氧 发酵生成气体,从而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防止措施:a、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清除设 备;b、消除沉淀池的死角区;c、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 底。泡沫:原因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泡物质。措施分段注水以提高混合 液浓度;进行喷水或投加除泡剂等。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有过滤田和灌溉田逐步发展来的。废水长期以滴 状洒布在块状滤料上,在废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成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 的微生物即

4、摄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作为营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转盘:即在生物滤池中以一系列转动的盘片代替固定的滤料。生物接触氧化:就是在曝气池填充块状滤料,经曝气的废水流经填料层,使填料颗粒 表面长满生物膜,使废水和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生物的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水力负荷:q:即每单位体积滤料或单位滤池面积每 天所处理的废水量。m3/( m3.d)或m3/( m2.d)。有机物负荷M :即每单位容积滤料每 天所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单位kg( BOD5)/(m3。d)。回流比:高负荷生物滤池回流水量R与原水量Q之比称为回流比。塔式生物滤池:是新型高负荷滤池。在功能上与

5、高负荷生物滤池没有本质的区别,但 在构造、净化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微生物提供的方式不同。生物膜法是指废 水流过生长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间的物质交换,降解废 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所需氧气一般直接来源于大气。活性污泥法是以存在于污水中的有机物 作为培养基,在有氧的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混合连续培养,通过凝聚、吸附、氧 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方法,所需氧气是通过曝气装置提供的。所以生物膜 法又称为生物过滤法。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滤床、排水设备和布水装置三部分。滤床主要 充填滤料;排水设备用以排出

6、滤水,且保证滤池通风,包括渗水装置(支撑滤料、排出滤水 集水沟和总排水渠等;布水设备:布水均匀、使空气在布水间歇时进入滤池。生物膜法净化废水的机理:生物膜法是指废水流过生长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 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间的物质交换,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单极和多极生物滤池的主要运行系统:生物滤池水回流的作用:稀释进水浓度,使BOD5处于200mg/l以下,并借以均化、 稳定水质;增大进水量,冲刷生物膜,抑制厌氧层的发育,使生物膜经常保持活性;抑 制臭味及滤池蝇的过度滋长。塔式生物滤池的结构和生物相的特点:构造:塔身、滤料、布水设备、通风装置和排 水系统组成。生物相特点:自塔顶向下,生物

7、膜明显分层,各层的生物相组成不同,种类 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生物转盘的构造和布置形式:构造:主体部分由盘片、转轴和 氧化槽三部分组成。布置形式:单轴单级、单轴多级和多轴多级,级数多少根据废水净化要 求达到的程度来确定。生物转盘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没有污泥膨胀和流失问题,没有污泥回流系统, 生产上易于控制;剩余生物污泥量小,污泥颗粒大,含水率低,沉淀速度大,易于沉淀分 离和脱水干化;设备构造简单,无通风、回流及曝气设备,运转费用低,耗电量低;可 处理高浓度废水,承受BOD的浓度可达1000mg/l,耐冲击能力强;废水在氧化槽停留 时间短,1-1.5h,处理废水高,BOD去除率一般可达9

8、0%以上;比活性污泥法占地少。 缺点:占地虽比活性污泥法少,但仍然较大;盘材昂贵、基建投资大;处理含易挥发 有毒废水时,对大气污染严重。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使用蜂窝式或列管式填料,上下贯通,废水在管流动,水力 条件好,能很好地向管壁上固着的生物膜供应营养及氧,因此生物膜上的生物相很丰富,除 细菌外,球衣菌类的丝状菌、多种种属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 填料表面全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生物膜的主体结构,有利于维护生物膜的净化功能;还 能够提高充氧能力和氧的利用率;有利于保持高度的生物量。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 力,污泥生成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的危害,能够保证出水水质,勿需污

9、泥回流,易于维护 管理,不产生滤池蝇,也不散发臭气。具有多种净化功能,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质 外,还能脱氮和除磷,用于三级处理。缺点:填料易于堵塞,布气、布水不均匀。-本文转自大学考研论坛,更多容参看:.pkuky./thread-3105-1-1.html沉淀池的表面负荷: Q/A :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一般称之为表面负荷,以q表示。(数值上 与颗粒沉速)曝气沉砂池:是一长形渠道,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方向,距池底20-80cm处安设曝 气装置,在其下部设集砂斗,池底有I=0.1-0.2的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由于曝气作用, 废水中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并承

10、受曝气的剪切力,砂粒上附着的有机 污染物能够去除,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自由沉降总去除率试验的方法及总去除率的确定将已测定过悬浮物含量的废水搅拌均 匀后,同时注入数个沉淀管中,经t1时间后,从第一个沉淀管高h处取出一定数量的废水, 同样,经过t2、t3、t4t5时间后,相应地从第2、3、4n个沉淀管中同一高度处 取出同样数量的水样,测定其中悬浮物含量分别为c1c2c3。沉淀率为E=c0-ct/c0, 悬浮物经t时间的沉速为u0=h/t。以沉速为横坐标,以沉淀率为纵坐标,能够绘出沉速 沉淀率关系曲线。理想沉淀池的工作过程分析:假定条件为:池废水按水平方向流动,从入口到出口, 颗粒水平分布均匀

11、,每个颗粒都按水平流速v流动;悬浮颗粒在整个水深均匀分布,其水 平分速等于废水的水平流速v,每个颗粒的沉速固定不变;颗粒一经沉淀就不再上浮。沉 淀池分流入区、流出区、沉淀区和污泥区四部分。沉淀池溢流率和颗粒沉降速度的关系:沉淀池的分类及各自的水流特点:平流式(一端流入,按水平方向在池流动,从另一端 溢出X辐流式(从中心进入,沉淀后废水从池周溢出,水平流动、竖流式(从池中央下部进入,由下向上流动,沉淀后废水从池面和池边溢出)斜管沉淀池增强沉淀效果的原理和具体方法:原理是理想沉淀池:在理想条件下,分隔 成n层的沉淀池,理论上其过水能力为原池的n倍。具体方法:将水平隔层改为与水平面 倾斜成一定角度的

12、斜面,构成斜板或斜管。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于曝气作用,废水中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 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能够去除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 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慢速滤池快速滤池高速滤池过滤速度:关闭进水阀门后立即开始记录时间直至滤池水位下降到排水口附近时止,并 记下水位下降高度。下降高度与滤池水位下降所用的时间即为过滤速度。反冲洗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滤料面积上所通过的冲洗水量。(L/m2.s)滤料的不均匀系数:(滤料的级配)是指滤料中粒径不

13、同的颗粒所占的比例,K80表示: K80=d80/d10过滤周期:两次反冲洗的时间间隔称为过滤周期;从反冲洗开始到发洗结束的时间间隔 称为反洗历时。滤池的过滤作用机理:机械隔滤作用:滤料层由大小不同的滤料颗粒组成,其间有很 多孔隙,废水流经时,比孔隙大的被截留在孔隙中,于是孔隙越来越小,以后进入的较小悬 浮颗粒也被截留下来,使废水得到净化。吸附、接触凝聚作用:废水流经滤料层的过程中, 要经过弯弯曲曲的水流孔道,悬浮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很多,在接触的时候,由于相互分 子间的作用力结果,出现吸附和接触凝聚作用,尤其是过滤前加了絮凝剂时,接触凝聚作用 更为突出,滤料颗粒越小,吸附和接触凝聚作用的效果

14、越好。滤池的结构和分类:分类:按滤速大小:慢滤池、快滤池、高速滤池;按水流过滤层的方向:上向流、 下向流、双向流;按滤料种类:砂滤池、煤滤池、煤砂滤池;按滤料层数:单层滤料、 双层滤料、多层滤料;按水流性质:压力滤池和重力滤池;按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 和排出方式: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结构:滤池外部由滤池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冲洗水管、冲洗水排出管等管道及其附 件组成;滤池部由冲洗水排出槽、进水渠、滤料层、垫料层(承托层)排水系统组成。普通快速滤池的工作过程:过滤-反冲洗两个过程交替进行。滤池进水时,废水自进水 管经进水渠、排水槽分配入滤池,废水在池自上而下穿过滤料层、垫料层,由排

15、水系统收集, 并经出水管排出。工作期间滤池处于全浸没状态。反冲洗时,关闭进水管及出水管,开启排 水阀及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水自下而上通过排水系统、垫料层、滤料层,并由排水槽收集, 经进水渠的排水管排走。对滤料的要求和滤层的结构:对滤料的要求:滤料的粒径较大、物理强度较高、抗腐 蚀性较强,而且成本较低;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滤层的结构:快速滤池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气阻:滤料层积聚了大量空气,特别是当滤料层出 现负水头时,这部分滤料层呈现真空状态,使水中的溶解气体逸出并积聚在滤层中,以致滤 水量显著减少。冲洗时,气泡会冲出滤层表面,因而出现大量空气,它是形成滤料层裂缝、 水质恶化的原因。这中现象

16、叫气阻或气闭。解决办法:可增高滤料层上的水深。在池深已定 的情况下,可采取调换表面层滤料,增大滤料粒径的方法。有时可适当加大滤速促使整个滤 料层积污比较严重。结泥球:由于长时间冲洗不净,使滤料层逐渐累积胶质状污泥并相互粘结。污泥主要 成分是有机物,严重时会腐化发臭。解决办法:改善冲洗:检查冲洗时滤层膨胀程度和冲 洗废水的排出情况。适当调整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另外,还需检查配水系统,有条件时另 加表面冲洗装置或压缩空气辅助冲洗。已结泥球的滤池排除方法:a、翻池人工清洗,并 检查承托层是否移动和配水系统是否堵塞;b、滤池反冲洗后暂停使用,然后保留滤料面上 水深20-30cm,加氯浸泡12h,以后再进行反冲洗。(加氯量:漂白粉1kg/m2,液氯 0.3kg/m2)跑砂漏砂:由于冲洗强度过大或滤料级配不当,反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