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的由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443291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地名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地名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地名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武汉地名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武汉地名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地名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地名的由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 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 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 正式名称。【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 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 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 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 速。【汉阳】公元606 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

2、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 发展起来。1927 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 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 年。【三层楼】 三层楼位于武昌城区的北部,泛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汇的地带。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清末,新河洲渐有居民, 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1912 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 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 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这座三层楼房高 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

3、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 原楼己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由武昌至红钢城的16 路公共汽车在此设三层楼站。附近有条小街, 至今仍叫三层楼街。【六渡桥】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三民路相交的地带,原有一桥,名六渡桥,又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 等多种称呼。名源亦不止一说。一般认为是三百多年以前成河的玉带河上的三十多座渡桥中的一座。当时的汉口四面临 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 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 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

4、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 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 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宗关】【水厂】 宗关和水厂都是汉口汉水铁桥至江汉三桥一带的泛称,几乎是同意语,但又名有自己的来历、所指。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 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水厂即宗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 建水厂,是武汉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

5、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 一带的泛称,相沿至今。【水果湖】 水果湖原本是指东湖的一个湖汊(即东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东湖主水体连接部位相对窄小),现在主营泛指武昌城 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 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水果湖边有放鹰台,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放鹰之处。解放后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铲、稻壳烧土 和陶制生活用具等,说明武汉地

6、区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现在这一带有洪山宾馆、电讯中心大楼、计量 中心大楼等高层建筑。【丹水池】 丹水池是汉口城区东北部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名称。位于谌家矶车站和江岸车站之间。在丹水池车站与解放大道之 间的地带,也泛称丹水池。这里并不热闹,但却很有名气。1931年7月15 日,武汉关水位仅只26.94米,长江洪水即 从丹水池破堤涌入汉口市区。当时的湖北省省长、汉口市市长都在既济水电公司经理室楼上打牌,不管人民的死活。这 次水灾的受灾人口达七十多万,淹死病死3200 人。丹水池得名不可确考,通常的说法是源于一场误会。传说清未有位老人在这里江边端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他 以为问

7、他在千什么,随口答道,端水吃。问话人只听到三字的字音,以为当地名叫丹水池,沿用至今。【四官殿】四官殿是汉口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民权路口一带的泛称。 四官殿原是一所庙宇,供奉天、地、水、火四官。建于清初。附近人烟稠密,住的多是板房茅舍,易起火灾,居民惶恐 乞灵于四宫殿中的火官,祈求火神祝融保佑平安,所以又把四官殿称为火神庙。但火神不灵,连他自己的庙宇也保 佑不了,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 1687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没有四官殿,但这一带却仍称四官殿至今。四官 殿是汉口最早的八个码头中的一个长江码头。其余七个码头所指,向来传说不一。请人时调元在其汉口竹枝词注解 中说,这八个码头除四官殿外,

8、还有文家咀、关圣庙、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大码头、花楼等七个码头。【司门口】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原来坐落于这个交叉点的西北侧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 北布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历史上的长街为蛇出所阻,止于蛇山南麓。蛇山以北至藩司衙门大门口的街道,称为司门口。明末迷信风水,要用破坏 龟蛇二山环卫的办法保住大明江山,挖通蛇山(同时斩断龟首),使长街延长到藩司衙门的大门口,但仍习称山北一段为 司门口。1935 年扩建此路时,北端辟开旧藩司衙门,使马路延长到中山路,中间腰斩蛇山,上架钢筋水泥蛇山桥,使

9、司 门口的泛称延伸到蛇山以南,差不多包括了今解放路的主要商业闹市区。【姑嫂树】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的泛称。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1521 年,明兴献王世子朱厚璁从钟祥赴京继承帝位时,曾乘船经过此河,后人便将此河改称为接驾河(后又谐音改名捷径河)。 有个姓刘的船民在接驾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 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此树 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

10、此,人们称这一带 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昙花林】昙华林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 1.2 公里。原指东段,1946 年将原来的正卫街、游家巷并入,沿袭至今。昙华林的得名有两说: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多值昙花,聚而成林,古时花、华西字通用,故名昙华林;一说巷内多住种花 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昙,称为昙华林。清道光十九年(公元 1839 年),湖厂总督林则徐在此巷内建丰备仓。同治十年(公元 18U 年),天主教会在此开办文华书院 (后改文华大学)、圣若瑟医院(现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仁济医院(解殊后并入市三医院)。清末,这里是革命团体

11、日 知会、育英学社的活动基地。1926年 10月,北代军攻克武昌城后,北洋军阀的湖北省督军陈嘉谟、军长刘遇春躲人巷 内文华大学,北伐军包围该校,迫使校长孟良佐交出他们。抗日初期,郭沫若带领的一批抗日宣传队员曾住此巷83号 原军阀夏斗寅的旧宅内。抗日胜利后,文华大学改为华中大学,解放后并入华中师范学院,后迁桂子山。【阅马场】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 100 米,南北宽300 米,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武珞路以此为起点,横贯广场的中部,向东伸展,西北与长江大桥的 引桥公路相连,西南与彭刘杨路相通,是连通武汉三镇的主干

12、道。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 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三百年来,这里发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88 年 6 月,武昌发生兵变,推举夏逢龙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设指挥部于阅 马厂。1853 年元月,太乎天国攻占武昌,在阅马厂塔台宣讲革命道理。辛亥革命时,设武昌起义军政府于阅马厂北部 的红楼,并在南部塔台拜将,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时期,数千名学生在阅马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北伐军 攻占武昌城后,武昌人民在此集会,庆祝北伐胜利。此后又是人民庆祝抗日胜利、武汉解放的场所。1981 年在这里举 行了纪念辛亥革

13、命七十周年的盛大活动。【都府堤】都府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侧,其东原有司湖,清时在此筑堤,堤近都督府衙门,故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代 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人们仍习称为都府堤。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 所旧址的大门口,长560米,宽6至10 米。此街的41号是毛泽东在1927年上半年主办农讲历时居住的地方,著名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蔡和森、彭湃、杨开慧、夏明翰、毛泽覃等都在这里住过。此街的 10 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小,是1924年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陈潭秋的故居。1927年 4月 27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首 次会议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14、。现为中华路中学和江汉大学武昌分部校址。【积玉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东至沙湖北巷,南连得胜桥(街)北端,北至和平大道与一马路 交会处。这一带原来有座桥,江夏县志记为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年),是座内室一丈多的石桥。每 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 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1931 年石 桥毁坏,1934 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 年又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积玉桥作为

15、 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桥口】(原字为左“石”右“乔”) 桥口既是武汉市城区的一个区名,又是汉口城区西部的一个区片地名。前者源于后者,后者泛指东起桥口公园、西至双 厂巷、南临汉水、北至武汉机床厂一带。桥口之名,始于汉口成镇之初。史料记载:在未有汉镇之前,汉水排山倒映,由所口以至后湖。汉水多经曲折,水道既 狭,含沙较多。每至汛期,由上游奔腾而下,一面由小江口出江,一面由大桥口流于后湖之黄孝河,故汉口之淤积成洲 势所必至。历史上汉水在汛期由桥口分流的情况持续到一百多年以前桥口河岸淤高之后才改变。桥口有大、小两处,原指大小两座石桥:一是明崇桢八年(公元 1635年)挖土修筑长堤形成的玉带河上第一座桥

16、,一是清 同治三年(公元 1864 年)挖土修筑城堡形成的护城河上第一座桥。两桥均为石砌,故写作桥,沿用至今。【舵落口】 舵落口地处桥口区与东西湖区的接壤线上,在解放大道西端汉水堤脚内,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一名拖落口,古时为水陆 交通码头,明清之际属汉阳县凤栖里,同治年间(公元 18621874 年),在此驻防兵四名。1920 年出版的夏口县志 说,舵落口在桥口上十六里。东带汉水,为西通德安府(今安陆市)之大路,铺面数十户。现设有警察,以资保卫。舵落 口正街仍有部分麻石路面和市瓦板房等集镇旧貌保留至今。舵落口之名源于当地流传的一则神话:数百年前,这里原有一湖,湖边有一仙翁,一日伫立船头,从一只葫芦里放出一股 黑气,霎时一声雷鸣,其船沉于湖底,仙翁腾空而去。当地渔民捞起沉船,不见其舵。一年大早,湖水干涸,渔民在沉 船处的泥沙下发现脱落的船舵,忽然变成一条红龙,腾空降雨。人们感念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