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44146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骆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找骆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找骆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找骆驼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找骆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骆驼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骆驼教案教学目的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意生活,认真观测,勤于思考。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规定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协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懂得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窗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规定。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规定把课文读对的、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三、研究问题,合伙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具体地说了骆驼的哪些状况? (3)这些具体的状况老人是怎么懂得的? 2小组合伙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各小组报告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顿。 4重点段阅读指引。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懂得骆驼的有关状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由于老人看见_,因此懂得_; 由于老人又看见_,因此懂得_; 由于老人还看见

3、_,因此懂得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意生活,善于观测、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拟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意生活,善于观测,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她敏锐的观测力和精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具体状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

4、”的境界,真可谓是观测与思考的典范。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调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引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2.小组合伙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报告。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长处及局限性。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如何,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无留意观测、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

5、?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后来去亲身体验一下吧!(一)检查复习。 1.生字词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问:商人最后找到骆驼了吗?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2.引读第四段 问:“果然”什么意思?阐明什么?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问: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板书:左脚有点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了一颗牙齿 问:老人懂得骆驼的这些特点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引读“对话部分”问:在对话部分,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 指名分角色朗读问: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中加上“商人问”、“老人说”好不好?指名分角色朗读(加上提示语) 问: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6、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体现商人急切心情) 问:从对话中看看商人说话的语调有什么变化?(着急快乐气愤)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忿忿”什么意思? 指引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问:老人是怎么懂得骆驼有这些特点呢? 读读、划划、议议问:老人说的话共有几句?哪几句是说老人怎么懂得骆驼的特点的?板书:看见 又看见还看见幻灯:出示一句 (1)刚刚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懂得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问:这句话写什么?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出示脚印图片 观测、思考、讨论: 为什么脚印深浅

7、不同?与脚跛有什么关系?(可找同窗做脚跛走路的动作,体会一下。) 问:老人如何从脚印深浅得出左脚跛的结论的? 板书:仔细观测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问:这句话的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练习:加上“由于因此”说这句话。 问:如果先说成果,后说因素该如何说? 幻灯: 老人懂得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由于_。 幻灯: (2)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某些蜜,右边有某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自学讨论:(措施同上句) 板书:左有蜜右有米 用“由于因此”说话 填空:老人懂得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由于_。幻灯:(3)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因此懂得它缺了一颗牙齿。 分组讨论:这句

8、话写什么?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树叶的牙齿印 出示树叶图片观测:图片上的牙齿印与一般的有什么不同? 问:从这个现象中老人想到什么?阐明什么? 句式练习:(同上)小结:从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懂得,老人通过仔细观测,认真思考,得出结论,懂得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问:后来,老人如何指点商人的? 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背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在这两个问题之间作者用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至于) 讨论: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虽然三个条件都可以作为找到骆驼的线索,但最可靠的条件是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指引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不紧不慢”,读出语调) 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观测插图,论述图意。 (四)朗读全文。 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文积累:忿忿、不紧不慢、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